手術將包皮背部切開後,發現龜頭下方繫帶處,有一個2×2.5×2公分表面充血,有如繡球花般外型的紅色腫瘤。病理切片顯示為陰莖鱗狀上皮癌,接受手術治療,術後恢復良好。
46歲高先生,已婚,發現陰莖有會痛的腫塊已持續兩年之久,檢查發現有包莖,包皮上有一腫塊,龜頭左側有一缺陷處。手術進行包皮環切及病理切片,發現罹患陰莖癌。
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固指出,陰莖癌發生率在亞洲高於歐美,其中鱗狀上皮癌佔95%。罹患此症的危險因素有:感染、衛生及受傷、其他。在感染方面,有40%陰莖癌患者有感染HPV(人類乳突病毒),其中以HPV16型最多,佔63%;根據統計,免疫能力差者(如感染HIV),罹病機會較未感染者高約8倍;有性器官疣,或在性器官或肛門周圍有疣,罹患侵犯性陰莖癌機會多3.7倍。
衛生及受傷也是影響患病的危險因素之一,長期的衛生不良,包皮垢堆積會引起慢性炎症,倘曾發生龜頭炎或陰莖受傷,患病的機率也會上升。此外,陰莖癌80%發生在55歲以上,小於50歲者罕見;有抽煙習慣,患有硬化性苔癬,或是因牛皮癬接受紫外線治療,均會提高陰莖癌發生的機會。
周固提到,陰莖癌常見症狀有(1)陰莖發紅、起皮疹(2)有惡臭的滲液自陰莖滲出(3)疼痛(4)包皮或陰莖長東西,經治療長期不癒(5)從包皮下流血(6)陰莖變色(7)包莖。需透過病理切片確診。
治療方面,周固說明,主要是手術陰莖局部或全切除。倘為侵犯性陰莖癌,則須一併切除淋巴,且視病情配合化療、電療。術後五年存活率平均約為50%;癌細胞局部存在,五年存活率約85%;已侵犯周圍組織或淋巴,約59%;已發生遠處轉移,五年存活率約11%。
預防陰莖癌,建議平時應注意清潔衛生,倘有包皮過長、包莖且反覆發炎者,可考慮進行包皮環切,避免包皮垢的堆積;有抽菸習慣者也須戒菸。包皮或陰莖長東西,特別是疣狀物,經治療長期不癒,或是陰莖有不明分泌物,都應當留意,不可輕忽。
克服癌末活過20年!她用4食物自製調整體質保健茶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