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她也於社群直播透露近況,自患病後、唾液腺整個塞住,有一段時間心情鬱悶,每天起床會對著鏡子合掌,謝謝自己的身體,「不要討厭自己,不管生病以後變得多憔悴,都不要討厭自己」,因為先愛自己,才能愛別人,才有力量。
巴金森氏症是僅次於失智症的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且發病率會隨著年紀增長而升高。據台灣神經學學會統計,國內約有3萬名以上帕金森氏症病友,屬於常見的神經病變,好發年齡為50至60歲。患者的肢體容易顫抖、行動遲緩、肌肉僵硬、缺乏平衡感,而大部分的症患者因自律神經失調,伴隨著便秘困擾。
巴金森氏症的治療
林口長庚神經內科動作障礙科主治醫師陳瓊珠表示,目前最主流、也是國外很大型研究證實有效的方法有分成以下幾類:
- 藥物治療:有相當多健保給付的藥物可使用。
- 深部腦刺激手術:邁入中晚期的病人可以考慮。
- 運動:最重要的一點,對於患者的日常生活及減緩疾病退化相當有幫助。
巴金森氏症患者可以從事哪些運動?
太極拳
陳瓊珠醫師指出,動作緩慢的太極拳很適合巴金森氏症患者,因為患者在中晚期後身體容易不穩、跌倒,太極拳就有助於改善其平衡感。
探戈
雖然台灣比較少見,但國外研究發現,跳探戈也有助於巴金森氏症。林口長庚護理師譚敦慈說,台灣很多公園其實都有人在免費教授交際舞蹈,就可以列入考慮的選項。
坐式腳踏車
陳瓊珠醫師指出,騎乘坐式腳踏車,也就是固定式的腳踏車,證實對於巴金森患者的穩定性非常有效。
上述三項運動在台灣都非常容易做到,只要每天至少30分鐘、一週至少5次的頻率從事運動,就能有效減緩疾病退化。
手抖、走路不穩是巴金森氏症嗎?下一頁醫師詳細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