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森氏症動作變慢,4大徵兆要注意
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與動作障礙科主治醫師陳瓊珠表示,確實近年來的案例有增多的情形,主要原因在於環境汙染變多、診斷的技術發達,以致於更能夠發掘出以前不易被發掘的案例。
巴金森氏症的症狀可以歸納出四個特點:
- 病人在沒有動作時,手腳會產生顫抖情形。顫抖情形通常出現在病程早期到中期。
- 病人肢體會僵硬。
- 病人動作緩慢,在做一些精細的動作例如扣衣服扣子時,會覺得比較困難。
- 身體平衡感較差。
具體來說,如果平常生活出現以下這些徵兆,就要開始注意是否可能是巴金森氏症,然後到醫院找有經驗的醫師進行診斷:
- 動作愈來愈慢
- 失去嗅覺
- 睡覺時可能會大吼大叫
- 肩膀緊繃或痠痛
環境汙染也會造成巴金森氏症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護理師譚敦慈就說,一般人常會把巴金森氏症跟阿茲海默症搞混,像她一位朋友的公公,後來確診為巴金森氏症,但在一開始常被認為是失智。陳瓊珠醫師指出,這是因為巴金森氏症的症狀總結來說就是一個「慢」字,以致於在剛開始出現症狀時,會被誤認為是失智,其實巴金森氏症在初期是不會有失智的症狀發生。
巴金森氏症的成因,可以說是先天不良或後天失調。先天不良就是基因遺傳,如果有家族中一等親有罹患巴金森氏症,則有得病的可能。後天失調包括環境因素,例如重金屬汙染、嚴重的例如殺蟲劑與農藥,另外頭部外傷也可能造成。
譚敦慈就回應道,朋友公公的病情,研判就有可能是因為殺蟲劑使用方式不對的結果。因為公公住在山上,晚上就會有一些蚊蟲,所以每到晚上就會拿許多殺蟲劑到處噴。殺蟲劑殺蟲不是殺人,因此一定要注意用完後趕緊離開噴灑的現場,一小時後再回來並打開門窗通風。
病情有救,相對良性樂觀
如果確診為巴金森氏症,或許會讓人感到很沮喪悲觀,不過陳瓊珠表示,巴金森氏症其實是一種相對良性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因為它的病程有三個七年:
- 第一個七年只要配合服藥與運動,日常生活其實不會受限,跟正常人一樣。
- 第二個七年年滿前,總計有 14 年的時間,其實病情不會影響到工作。
- 第三個七年開始可以考慮退休,或是其他的治療方法。
譚敦慈就說,她認識一位四十幾歲就確診的法官,就覺得人生很痛苦,不過如果有這三個七年的病程發展,加上有新的治療法,其實工作到退休並不是夢想。陳瓊珠說,巴金森氏病患沒有悲觀的權利,相對良性的疾病遵從醫囑治療,仍然可以有令人滿意的生活品質。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