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08年《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一篇研究統計,如果孩童階段曾經反覆泌尿道感染,造成慢性腎臟發炎或有結構異常或腎絲球腎炎,在40歲後,罹患慢性腎臟病的機會將多出二到三成。
另一方面,林口長庚醫院兒童腎臟科主治醫師余美靜指出,小朋友泌尿道感染與成人泌尿道感染不同之處,是小孩子不易表達哪裡生病,特別是2歲之前,因此醫師最大的挑戰是早期診斷。若是沒有早期診斷並給予適當治療,很容易造成腎臟結痂的風險,影響日後的腎臟生長。
預防泌尿道感染:多喝水、清潔乾淨很重要
想避免小兒泌尿道感染,日常生活最需要注意的就是鼠蹊部清潔。余美靜指出,尿布如有排尿或排便應勤於處理。平時不要憋尿,便祕也會增加感染的機會,因此如有便祕,腸胃功能也需調整。
以性別來區分,平均來說小女生尿道較短,平日應多喝水;小男生則需考量包皮是否過長的問題,是否需要處理因人而異,不過臨床統計上是容易發生發生感染情形。
此外,先天結構異常有可能會造成感染,除了平日生活要多注意外,也可以透過「新生兒腎臟超音波篩檢」早期發現。余美靜表示,兩歲以前孩童,30%至40%容易產生腎臟泌尿道系統結構異常,因此透過篩檢讓父母提高警覺,如此一來如果有泌尿道感染,就能早期發現並治療。
譚敦慈表示,自己就有親戚的小孩,在幾個月大時做篩檢,發現腎臟有逆流性問題,很快就解決了,現在長大也很健康。不過這項檢查目前還是自費項目,可以斟酌。
近年結石年齡層下降!下一頁醫師揪出泌尿道感染、結石元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