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如何防治?
肺腺癌最大的問題是早期沒有症狀。楊泮池院士解釋,肺腺癌一開始長在肺部較邊緣部份,而肺的神經細胞多分佈在在氣管、食道、心包膜等區域,因此初期較不易感受到。但是當開始咳嗽、咳血,病灶往往都已經擴展到神經、氣管、血管、胸壁,病程已經進入晚期,此時才發現已經太晚。
肺癌分期
肺癌分期 | 階段 | 有無症狀 | 五年存活率 | 可否手術治療 |
第一期 | 腫瘤在1公分以下 | 無 | 95% | 可 |
腫瘤在3公分以下 | 無 | 80% | 可 | |
第二期 | 無 | 50% | 可 | |
第三期 | A階段 | 有 | 30%以下 | 可 |
B階段 | 有 | 30%以下 | 不可 | |
第四期 | 有 | 10%以下 | 不可 |
標靶治療、免疫治療:精準醫學提升肺癌存活率
楊泮池院士說明,2004 年開始標靶治療興起,因為是直接針對癌細胞攻擊,不再像過去是亂槍打鳥,因此副作用較低。它的原理是把可能致癌的基因發展路徑關閉,可讓癌細胞死亡。這對華人來說特別有用,因為華人有 50% 肺腺癌上皮細胞受體突變,白人僅有 15%,不過一年後也容易復發,目前則不斷有新藥問世。
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肺癌防治新趨勢
楊泮池院士強調,早期發現就可以早期治癒,若是等到第三、四期才發現,雖然放療、化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等成效比以前有提升,但還是不夠好,對個人與家庭來說仍是痛苦的,財務負擔也很大。
傳統胸部 X 光檢查的侷限在於無法找到小於 1 公分的腫瘤,或是死角照不到的地方,因此低劑量電腦斷層掃瞄 (LDCT) 就有其意義。楊泮池院士說明,低劑量電腦斷層掃瞄 (LDCT) 輻射量低,同時0.3~0.5公分的腫瘤都夠看得到。他建議,有肺癌高風險的族群可以及早做此篩檢。
由於台灣多數肺癌患者並不吸菸,因此在一項由 2014 年開始進行的 LDCT 研究計畫中,針對本身不吸菸,以及具有家族史、有二手菸曝露、慢性肺部疾病、廚房油煙曝露較高、沒有使用排油煙機等五項條件之一,收集了 12000 名受試者篩檢結果,第一次篩檢的結果發現肺癌比率為 2.9%,比歐美 1.03% 要高,且 95% 以上都是第一期。
楊泮池院士解釋這不是說台灣的發生率比歐美高,而是歐美的篩檢對象針對有吸菸的人口進行,實際上是沒有精準找到罹癌對象的緣故,這也代表了用對方法,就能及早找到需要治療病患。
肺癌(肺腺癌)高風險族群
- 有肺癌家族史
- 被動吸菸:二手菸暴露
- 有肺部慢性病:結核病、肺纖維化、慢性阻塞性肺病
- 廚房油煙暴露
環境也有肺癌致癌源,日常生活怎麼避開?下一頁看看肺癌權威的更多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