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COVID-19,又名武漢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世界衛生組織(WHO)22日表示,新冠肺炎將伴隨世人很長一段時間,多數國家目前仍在抗疫初期階段。截至台北時間23日凌晨3時,根據法新社統計,全球確診逾260萬2670例。
本次健康連線邀請到在重症醫療現場將近20年的ICU(加護病房)醫師陳志金,與我們談談這次肺炎疫情,他看到了台灣社會有什麼改變?若需要長期與病毒為伍,我們又該怎麼做?
感染新冠肺炎轉重症的高危險群?
無論是年長者還是年輕人,甚至是幼兒都有確診案例,究竟有哪些是容易併發重症的高危險群?對此,陳志金醫師指出,大部分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八成五左右為輕症,一成五左右才會演變成較嚴重的狀況,而只有5%則是真正需要到加護病房治療。
「與一般的內科疾病、肺炎相同,會演變為重症的,通常是本身免疫抵抗力較差的族群。」陳志金醫師舉例,像是年長者、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另外肥胖也可能是一個因素。他強調,若真的感染新冠肺炎,也無須過度恐懼,就與一般感冒相同,過一段時間就會改善。
但如上述所說,病毒有可能在免疫力較差的族群產生非常嚴重的結果,陳志金醫師特別提醒,若本身已確診或疑似感染,記得要保護身邊抵抗力較差的親友。
「就我自己來講,如果真的要居家檢疫的話,我會把自己認定成準感染的狀態。」陳志金醫師進一步說明,避免群聚感染,居家檢疫的人應該要完全與家人隔離,把自己關在有獨立衛浴的房間中,所有的東西「只進不出」。
同時考慮到垃圾、廚餘的處理,建議過程中盡量請家人準備不會產生太多垃圾的食物。而衣物也建議累積至兩周,確定沒有發病,解除隔離後再一併清洗、消毒。
「這也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家人,」陳志金醫師表示,雖然大部分嚴重的患者都是免疫力較差的族群,但年輕人還是有一定的機率轉為重症,因此避免傳染給別人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你對家人的愛有多深,你的距離就要有多遠。」陳志金醫師引述陳時中部長的話表示,短暫的拉開距離兩周,是為了愛護自己的家人,他認為這是必要的。
未來新興傳染病不會少!如何做好萬全準備防病菌?
陳志金醫師指出,如此的病毒傳染不只這次的新冠肺炎,包括之前的SARS、流感、禽流感、腸病毒等等,未來新興的病毒傳染「一定不會少」。對此,他強調,無論是否在疫情流行期間,3項防護原則都不會變。
勤洗手
病毒的傳播媒介是雙手,無論現在有沒有疫情,在摸到口鼻眼、進食前,都要養成洗手的習慣。
適當時機戴口罩
陳志金醫師指出,現在民眾愈來愈有這樣的體認,一旦自己成為生病的人,就一定要戴上口罩,最好也暫時別上班上學,保護身邊的親友。
打噴嚏用手肘遮擋
手肘可以擋住大部分的噴嚏飛沫,而染上飛沫的衣物盡快換洗即可。陳志金醫師說,別用手掌摀住嘴巴,會非常容易沾染病毒,若再觸摸其他地方就會有傳染風險,加上手指間有縫隙,無法完全阻隔。
陳志金醫師也補充,飲食均衡健康、培養運動習慣,這些更是不用說,是維持良好免疫力的不二法門。
「擊垮我們的是人性不是病毒。」下一頁看醫師說新冠肺炎教會我們的哪些事?
「擊垮我們的是人性不是病毒。」下一頁看醫師說新冠肺炎教會我們的哪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