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4:是不是有哪些生活習慣,是同時可以對不同途徑與源頭產生的傳染病,都能有效預防的?
Sunny醫師針對不同的傳染途徑,分別說明了相應的預防措施。
空氣傳染
Sunny醫師指出,空氣傳染防不勝防,幾乎可以說是沒得防。因為人都必須呼吸,但病毒飄在空氣中就有很大的機率被吸入人體中。比較可行的是一旦出現群聚感染,由政府開始追查感染源從事疫調,再通知全民提高警覺,並少去人多的公共場所。
飛沫傳染
相較於空氣傳染,飛沫傳染「有其限度」,並不會在空氣中飄散,因此戴上口罩,並盡量遠離傳染範圍,避開人口稠密處,就可有像防堵。
接觸傳染
Sunny醫師表示,接觸傳染的預防措施,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則不容易,就是「勤洗手」。他進一步指出,人都有惰性包含他自己也相同,要常常走去有水源的地方洗手,其實對多數人來講是需要一定時間的習慣養成,但希望大家可以養成好習慣,對於防止病毒上身十分有用。
體液傳染
許多體液傳染的病毒、細菌等,大部分是透過「性行為」傳播,因此簡單而言「確實戴上保險套」,從事安全性行為就可以大幅降低體液傳染的機率,包括愛滋病(HIV病毒)、B型肝炎、C型肝炎病毒,以及梅毒、淋病等並非病毒傳染的疾病等。
糞口傳染
Sunny醫師說,大家第一時間可能會覺得「一般人沒事不會摸大便」,怎麼會糞口傳染?但在許多可能衛生觀念較落後的地方,如廁後並沒有確實洗淨雙手,病毒就可能透過手部接觸到處殘留,導致傳染他人。
Q5:若以公共衛生的角度而言,一個社會有什麼樣的特質,可能會讓病毒大規模傳染的危機升高?
Sunny醫師表示,這個可能比較偏向政策方面的問題,他也歸納了3項特徵:
- 社會文化與風氣:一個社會如果能夠尊重專業的政策制定人員、公共衛生專業,同時尊重醫療人員、科研人員的研究,防治上就會比較容易,反之就會較困難。
- 地理環境:相對於海島型國家,例如台灣,進出多半靠港口、機場,防疫的重點資源容易集中。若為大陸型國家,像是歐洲多國比鄰,病毒傳播的速度會比較快,也較難防,因為交通方式多元,控管傳染病爆發的途徑及疫調時難度就會升高。
- 人口稠密程度:世界各國的大都市,例如紐約、東京、台北及北京等處,很難控管人與人近距離的接觸,因此也會升高防疫的困難程度。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