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的好處是什麼?
益生菌根據「國際益生菌與益菌質科學協會」(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Association for Probiotics and Prebiotics,ISAPP)的定義,「攝食足夠的量時,能對人體產生健康效益的活的微生物。」WHO世界衛生組織也說明益生菌(Probiotic)是活的微生物,攝取足夠益生菌對人體有好處。
台灣通過健康食品標章認證的益生菌產品,多數主張人體的消化道內存在著數百種細菌,適度補充益生菌產品可以增加腸道好菌,幫助腸道維持穩定的正常菌相生態。當腸道好菌多,可以避免便祕等消化道不適,並且有助調整免疫力,改善過敏情況。
不過,先前美國研究(Augusta University)則發現長期服用益生菌,可能引發D-乳酸中毒(D-lactic acidosis)現象,讓大腦注意力無法集中。這項研究消息公開,讓不少長期有服用益生菌習慣的民眾恐慌。
市面常見益生菌
張振榕醫師在 專欄文章中列舉市面常見5種益生菌如下:
- 輔助改善過敏症狀:
- LP菌副凱氏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
- LGG菌鼠李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 協助調整腸道功能:
- A菌嗜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 B菌比菲德氏菌(Bifidobacterium species),也稱雙歧桿菌
- C菌凱氏乳酸菌(Lactobacillus casei)
附注:「糞腸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及「屎腸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有健康爭議,衛福部擬限制使用為食品原料。
益生菌挑選原則
張振榕醫師也提到,挑選益生菌要特別注意菌種組合,菌種組合以5~6種為佳,避免太複雜,可能因個別菌種數量不足,降低好菌在腸道的存活率,影響功效,腸道裡能定殖的益生菌含量有限,食用的總菌數建議50~100億株;而各家益生菌產品的包覆技術應要有國家認證,確保益生菌到達腸道時,仍是活的,不會被胃酸殺死。
- 獲得國家認證
- 菌量適當:食用的總菌數建議50~100億株
- 菌種組合以5~6種為佳
腸道菌叢多樣性有助遠離疾病
其實腸道與疾病間的關係非常緊密,許多針對腸道細菌的研究顯示,不同疾病患者的腸道細菌各有不同,例如脂肪肝、肥胖、糖尿病等患者的糞便中帶有的細菌,會偏向某一類的細菌。腸胃科醫師錢政弘醫師指出,腸道菌叢越充足越豐富,越可減少罹患疾病的機率,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
補充益生菌不如從飲食著手
「與其補充很多益生菌,不如先從你的飲食著手」錢政弘醫師指出,其實腸道內的好菌多寡,最關鍵的因素來自於「吃進的食物」,當飲食趨於均衡,自然就能使好菌增加;但若是餐餐高油、高糖,那麼壞菌的確就會隨之增長。
不過若是病毒、細菌、抗生素所引起的腸道發炎,或是腸躁症、發炎性大腸炎患者,可依醫囑使用益生菌,幫助復原。
腸道健康從生活5招做起
- 運動
運動能使腸道產生好菌、讓菌叢更豐富。當好菌增多,可以產生更多短鏈脂肪酸,有助抗發炎、抗癌。 - 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是好菌的營養來源,當補充不足,會使壞菌增量。 - 發酵食物
味噌、泡菜、納豆、醋、紅麴等發酵食物,是益生菌的優質來源;而優酪乳、起司、優格也含大量好菌,可適量食用。另外,乳製品含有大量鈣質,可與膽酸結合,減少膽酸對腸道黏膜的破壞。 - 避免加工食品
加工食品在製程中摻雜許多添加物,經過高溫烹煮,更多了有毒物質;且加工食品含有較多飽和脂肪酸,會讓肝臟分泌較多膽酸,使腸道黏膜被破壞。 - 愉悅心情
除了選擇好的食物,在用餐時,保持愉悅的心情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以輕鬆愉悅的心情用餐,能讓幫助腸胃消化,促進代謝。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早安健康》9月號《排腸毒,不失智!不罹癌!》,全台各7-11、全家、萊爾富、OK超商及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網路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