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操壞你的腎!醫師公開十大最傷腎的生活習慣
- 使用錯誤的飲食容器
使用塑膠袋裝熱湯,或將不適合微波的塑膠容器加熱,都可能釋放塑化劑等有害物質,長期影響腎臟功能。此外,美耐皿餐具在高溫下可能釋放有害成分,也需特別留意。 - 錯誤的進補與保健食品
從兒童生長發育到關節保養,千萬別一味依賴補品!因為某些中藥和保健品,可能含有腎臟難以代謝的成分,長期攝取反而保健不成、卻先損害腎臟健康。 - 久坐不運動
每天坐超過六小時,即可視為「久坐」。長時間保持靜態姿勢會影響全身血液循環,降低新陳代謝,長期下來可能影響腎功能。 - 憋尿
憋尿會讓尿液中的廢物在膀胱內停留過久,女性憋尿很有可能會泌尿道感染,男性則容易形成腎結石,甚至可能導致腎臟發炎或腎衰竭。 - 高糖飲料與加工食品
手搖飲料、零食與加工食品普遍含有過多糖分與食品添加物,會加速腎功能老化,提高罹患糖尿病與腎臟病的風險。 - 濫用止痛藥與抗生素
長期服用止痛藥來緩解慢性頭痛或關節疼痛,可能會導致腎臟負擔過重。抗生素的濫用也可能傷害腎臟,應謹慎使用,並遵照醫師指示。 - 高壓與熬夜
長期壓力過大會影響荷爾蒙與血壓調節,而熬夜追劇、晚睡少眠更會進一步影響腎臟的修復與代謝,導致慢性損傷。 - 抽菸與空氣污染(PM2.5)
抽菸與長期暴露在空污環境中,會增加胰島素阻抗、提升血壓,進而影響腎臟健康。 - 高油、高鹽、高糖飲食
飲食中若含有過多油脂、鹽分或糖分,會增加糖尿病、高血壓與痛風的風險,而這些疾病都是造成腎臟病變的重要因素。 - 喝水太少
水分攝取不足會影響腎臟的排毒與過濾功能,使毒素堆積在體內,長期下來可能導致慢性病甚至腎衰竭。
腎臟病往往是長期累積的結果,尤其,腎臟是沒有痛覺神經的,一旦出現問題被察覺,經常為時已晚、已經對身體造成不可逆的損害!因此,想要保護腎臟,最重要的是從日常習慣開始調整,避免錯誤的飲食與生活方式、減少腎臟負擔,不妨趁早改變生活習慣,讓腎臟保持最佳狀態,才能遠離腎病變、擁抱長久健康!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