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走是最好的運動!」70歲的物理治療師簡文仁精神奕奕地分享健走的好處,原來,他本來就很常幫家人跑腿,養成抬頭挺胸走路的好習慣,在小學時期又受到走路威風的校長影響,從此愛上健走!
後來,為了鼓勵大家多多走出戶外,身體力行參與46天徒步環島活動,雖然第一天走的相當艱辛,但經過46天的訓練,現在走30公里也不成問題,日走萬步更是習慣成自然!
簡文仁老師和大家分享,健走該怎麼走,才能不傷膝蓋又能走出好處?
肌力訓練好處多!糖友靠「健走」穩定逆轉糖尿病
現代人生活忙碌、飲食精緻,面臨許多慢性病的挑戰,如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等,若想有效促進血液循環並消耗熱量,其實很簡單,就是多做「肌力訓練」。
簡文仁老師回憶,曾有一名糖尿病患者,已經到了需要打針治療的地步,決心要開始運動、尋求改善,與醫師討論後,每天都認真健走、運動,沒想到3個月後回診檢查,血糖值已經回復正常,也不需要靠打針來控制病情了!
簡文仁解釋,當肌肉收縮和運作時,能幫助消耗血糖、提升血液循環,也能夠穩定血壓,改善整體健康狀況,因此健走運動帶來的好處不只是心肺和肌肉方面,對於現代人總難逃過的三高控制問題,也能幫上大忙!
70歲簡老師46天徒步環島!親授3招「膝蓋保養術」
希望基金會成立30週年、曾發起從聖約翰科大開始的環島健走活動,而70歲的簡文仁也是其中的一員。環島的第一段路共約30公里,對每天早上都登山、游泳的簡文仁來說,仍然是個相當困難的任務!果然,一路上路途艱辛,還走到差點起水泡,所幸在經歷46天的分段環島訓練後,他感覺到體能提升了不少,現在走30公里也不再成問題!
簡文仁以親身經歷給大家建議,訓練過程一定要「漸進量力」,同時,多數人會擔心爬山、跑步傷膝蓋,他強調,運動需要取決於自己的能力,經過漸進的訓練,來提升自己的體能,在能力範圍內的運動,才不會帶給身體太大負擔。
健走正確姿勢:
抬頭挺胸縮小腹、雙手微握放腰部、自然擺動肩放鬆、邁開腳步向前走。走路的時候,最好能夠抬頭挺胸縮小腹,因為這是比較挺拔,不要再彎腰駝背在那裡走,這樣子的話對腰負擔太大了,再來基本上我們鼓勵用腳跟著地。「我們說邁開腳步向前走,那個走的步呢,你可以大步一點,你也可以小步一點,這個基本上都看個人的狀況來決定,很自然這樣來走動。」全身性的運動,手腳並用:
雙手微握放腰部,自然擺動雙手,輕鬆配合腳步,如果走得比較遠手臂會痠,也可以邊走邊做擴胸上舉的動作,避免走路走久變得僵硬。使用輔助工具:
如果起初運動能力不佳,怕傷到膝蓋,可以穿戴護膝或者拿健走杖來分散負擔。使用健走杖、拐杖,這些可以幫你維持平衡。往後支撐的力量,能讓走路能更輕快、無負擔;而往前支撐的力量,能幫助你在下坡時不會跌倒。
至於曾經開刀或受傷的人,難免在運動方面有些擔心和疑慮。但簡文仁認為,醫學上的「動」指的是掌握及控制,醫生通常會建議患者多休息、避免過度活動,這是必要的,但並不是要人躺著「不動」,而是「不要亂動」,因為適度活動身體,才能預防肌肉僵硬及退化,否則一直不動,未來只會更難活動!
只要當下沒有受傷發炎,運動時肌肉收縮和關節伸展不會影響受傷部位,則依照自己身體情況維持運動習慣,仍是好事一樁。不過,不管是要健走、快走或爬山,記得運動前要熱身,且用循序漸進、適合自身強度的方式,才能一起變健康喔!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