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遇瓶頸想轉職行不行?「把危機變轉機」2招自我評估
許多人到了中年,也在同一間公司待了十多年,開始發現自己和同事沒了交流,核心的工作也參與不了,甚至面臨被架空、裁員的危機,相當沮喪挫敗。蘇予昕坦言,「現在的狀況都是邀請函」,因為許多人總在面臨危機後才發現,自己一點都不喜歡現在的工作,每天如坐針氈,一下班就飛奔離開。因此,可以先「向內探尋」,問問自己喜歡這個職位嗎?每天有沒有開心?
到了中年想轉職還有機會嗎?蘇予昕肯定的回答:「有!」但許多人卡關的卻是自己內在的信念,很多人到了60歲才開始做他夢想的職業,甚至人生70才開始,因此她認為「現在幾歲不是阻礙的主因,而是你怎麼看待自己的年齡和人生」。
蘇予昕提醒,無論如何應該先靜下來感受自己的情緒,想想看,是什麼會讓自己感到興奮及渴望?坦承地面對自己,並且找到重視的價值觀,才有助於重新認識自己、評估自己適合什麼工作。但是,千萬別帶著「恐懼感」轉職,有些人認為要學習才能成長,報了在職專班才發現,雖然這些科目是時代趨勢,但自己卻一點都不喜歡,一旦沒動力就容易事倍功半。
上有老下有小 壓力來自不信任
明明物質、生活品質都不錯,為何人到中年總因為上有老下有小而壓力大?其實都是「心理壓力」在作祟,這個壓力來自於我們對別人的不信任,例如,擔心爸媽不出門會老人癡呆,總是撈叨他們出去認識新朋友;相反的,若爸媽很愛出去玩,每天傳長輩圖,又很怕他們交到損友被騙錢、亂買藥,大家對於「爸媽、小孩該如何生活」已經在心中有了一套標準,並把自己框架住,當對方不是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就變得焦慮又緊張。
「你問過爸媽為何要傳長輩圖嗎?」蘇予昕說道,自己透過與長輩聊天才發現,他們傳長輩圖的意義是「為了讓朋友知道自已還活著」,當你深入內心並理解他們的想法後,就不會單方向的認為是在傷害眼睛、浪費時間,這件事反而會變得非常有生活價值。
慢性疾病纏身!先學會照料情緒
研究指出,有九成以上的疾病,都是情緒與壓力的累積,反而不是吃了什麼、有哪些不良習慣,舉例來說,我們不可能24小時在吃炸雞或抽菸,卻有可能24小時連做夢都在壓力大跟情緒低落,因此照料好情緒非常重要。
「不能控制生命的週期,可以控制的是生命的品質跟意義」,不管是健康還是生病,我們都要在所剩的時間內,找到這一生最重視的事情,根據研究指出,人在臨終時,在意的絕對不是自己有多少錢、事業有沒有成功,而是與身邊的人關係如何,因此到了中年時期,不管你的身體狀況如何,都應該從「建立身邊人的關係」和「內在關係」做起。
中年一事無成?他療癒創傷活出自我!
在這個傳統和新穎思維交織的世代下,每個人從小就開始過著按表操課的生活,出社會就認真工作,年齡到了就結婚,沒想到心裡出現的資訊也越來越多,開始變得徬徨,認為沒有活出自我,這正是蘇予昕諮商室出現的真實案例。
患者A(化名)在工作上遭遇了滿滿挫折,加上與另一半離婚,讓他覺得自己一無所有,人生失落而尋求諮商協助。心理師一步步回溯患者的過往,發現這些低潮都與童年創傷有關。
患者A小時候經常聽到爸媽說「你真沒用,早知道就不要生你」,讓他覺得自己沒用、會給別人帶來麻煩、沒資格活著。在職場中不敢升官,總把機會讓給別人;在感情中不斷默默付出,卻不敢透露自己想要什麼,進而讓另一半認為都不溝通,也讓他覺得相當挫折,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久而久之所有事物都離他遠去。
諮商後,他開始療癒「童年創傷」,才發現自己真正喜歡的是小時候被迫放棄的花藝,開始經營事業,開了專收中年人的班級授課,開始與中年學員們一起透過花藝來開創自己的人生。證明了只要「清理內心被限制的信念,過往的創傷就會看到方向」。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