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武術深入運動修復的體會,自我修復是一生功課
李筱娟從小身高就高人一等,是大家眼中的運動健將,排球、籃球、游泳難不倒,後來因緣際會接觸武術,她發現,武術才是最容易發生運動傷害的運動。在一次受傷治療險些「越治越傷」的經驗後,她決定自己深入運動修復,著手研究若干中西醫不同的修復方式,融合東方太極武術和西方運動醫學,逐漸發展出各種自我治療與徒手修復的方法。
一位愛運動的體保生,成為武術散打世界盃國手,擔任國家級武術教練,還一路踏入健身體適能界、考取諮商師執照,於身於心全面照護的教學方式,讓她有一票橫跨各種年齡層、對她死心踏地的學生。
實在好奇,教學65歲以上的銀髮班、和30歲以下的年輕學員,有沒有哪裡不同?國家級武術教練李筱娟的回答出乎意料:「體能沒有不一樣,我教的學生各種年齡層都有,只要正確鍛鍊、修復、保養,就算6、70歲也能贏3、40歲的年輕人!」
李筱娟自信地說:「不要小看阿公、阿嬤的體能!42K馬拉松最後跑在前面的,往往不是年輕人,而是平時有在訓練的銀髮族。」但是忙碌的現代人該從何鍛鍊起才好?李筱娟認為,最建議從加強心肺功能開始,因為心肺就像人體的幫浦,如果心肺功能好,連帶五臟六腑功能也會提升!
動動手強心肺,刺激全身經絡!給現代人的養生偷吃步
我們的五臟六腑對應到人體中不同的機能,李筱娟在《徒手氣血修復運動》一書中解釋,好比「脾」主肌肉,如果脾胃不好,吸收的營養無法運送到全身,其他功能也會低下,所以脾胃不好,應多運動來加強肌肉量,等肌肉量充足了,脾胃就會有許多養分來供應全身運作。「肝臟」主筋,所以如果筋絡不好,要回過頭來看肝臟功能是否有受損,等肝臟調理好了,筋絡的柔軟度也會增加。再者,肺主皮毛,肺功能提升了、肺活量變好,皮膚的小毛病也會減少。
歸結到底,加強心肺功能是強化五臟六腑的源頭,而要加強心肺功能,最終的解決方案就是運動。李筱娟表示,不管是哪一種運動,都跟氣有關,氣足了之後,氣跟血才能一起運送到全身,特別推薦一個「偷吃步」——多練習「武術十巧手」,因為中醫理論中五指通五臟,意即人的五指分別掌理五大臟腑,透過手部運動按摩,可以刺激對應穴位、活絡經脈,活化五臟六腑,且動動手加強手指末梢血液循環,也有利活化全身血流、有預防失智之效。 (編輯推薦:一天10分鐘,坐站都能練!氣功大師李鳳山獨創平甩功,活血通脈補元氣)
武術十巧手:活絡五臟防失智
- 第一式:將手掌朝下,虎口外側相互平擊(敲打肺經,預防失智)
- 第二式:將手掌朝下,虎口交叉互擊(敲打大腸經/合谷穴,可舒緩顏面神經、牙痛、頭痛、眼睛痛)
- 第三式:手掌朝上,以小指外側互擊(敲打小腸經、心經/後膝穴)
- 第四式:手腕相對互擊(敲打心經及心包經/大陵穴、內關穴)
- 第五式:雙手互對,十指交叉互擊(敲打八邪穴)
- 第六式:左拳擊右手掌心、右拳擊左手掌心(敲打心經及心包經絡/內外勞宮穴)
- 第七式:手背互對互擊(敲打腰痛點/落枕點/中渚穴)
- 第八式:手掌朝上,左手手背拍打右手手掌、右手手背拍打左手手掌(敲打內外勞宮穴)
- 第九式:雙手十指互扣,帶動手臂往外撐拉,亦可伸展到背部;此時雙手拇指在下、小指在上,亦可反過來180度,變成拇指在上、小指在下,往外撐拉(伸展手臂內外側共6條的少陽經與少陰經)
- 第十式:一手五指全張呈現虎爪態樣(扣到手臂的三條筋浮現,才有用力)另一手同時握拳,可訓練到手指關節與手指協調性。
居家養肺功:練上身肌力,增益肺功能
擴胸運動、強化上臂肌力的運動,對於增加胸壁彈性、提升肺活量、增強肺功能有很大的幫助。李筱娟推薦2招上肢伸展訓練,不用上健身房一樣能鍛鍊,而且坐著就能完成。
第一式:二頭肌伸展訓練
- 坐在穩定的椅子上,背不要靠到椅背,背部打直不駝背,雙腳與肩同寬,此時核心肌群被啟動,有鍛鍊之效。
- 握緊雙拳,將雙手手臂下放90度(想像前面有一個桌子,把手臂放在桌子上),接著彎舉手肘,以自身力量擠壓二頭肌,來回做數次,做到肌肉有痠、漲的感覺。
- 建議次數:左右手輪流6~12次為一組,可進行三組。
第二式:三頭肌伸展訓練
- 上半身往前傾(傾斜角度會影響肌肉收縮,可自行拿捏),一手握拳、上下臂呈90度角、肩膀呈水平,吸氣預備。
- 身體保持不動,手臂在吸氣時向前、吐氣時向後,往前往後的速度可自行調整。
- 建議次數:左右手輪流6~12次為一組,可進行三組。
參考資料:《徒手氣血修復運動》/李筱娟(教練體適能界知名資深教練)/橡樹林出版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