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膏怎麼挑?小心1類型刷出一口爛牙
很多人會問牙醫師,牙膏種類好多,該怎麼選最好?牙醫師黃斌洋坦言,對牙膏廠商有點不好意思,但還是要強調一個正確觀念——如果你刷牙刷得正確,其實遠遠比你用什麼牙膏重要多了!
他形容,牙刷和牙膏的配合,就像是掃地搭配清潔劑一樣,如果掃地很認真、掌握對的訣竅、仔細掃地不馬虎,有時沒有特別選擇強效清潔劑也無妨;有些垢可能還是想用清潔劑來加強,搭配清潔劑當然能有加乘的效果。「反過來說,絕對不能因為你今天使用了某個很棒的牙膏,刷牙就隨便亂刷!」也就是說,牙膏不是免死金牌,仔細刷牙的影響絕對比認真挑牙膏更大!
至於牙膏成分,主要是芳香劑、泡沫劑、輕微研磨劑,建議沾取適量牙膏就好,擠太多牙膏讓口腔泡沫多,可能會有「已經刷很乾淨」的錯覺,反而忽略清潔的完整性。當然,市面上牙膏經常因應不同族群設計,進而調整牙膏的成分組合,建議看自己的狀況選擇,黃斌洋牙醫師進一步盤點幾種常見牙膏成份、功用與使用上的注意事項:
抗敏感牙膏、牙周病專用牙膏:經常含有可樂舒汀成分,幫助預防牙周病;去敏感成分則主要針對敏感性牙齒,有些甚至能修復琺瑯質孔隙,降低牙齒敏感發生。
美白牙膏:牙齒黃的因素有很多,美白牙膏的意義其實不是真的從內而外「美白」,比較像是去除表面牙垢的「亮白」,就像大掃除時把積滿髒污的地板打掃得一塵不染,地面就會亮白許多。醫師提醒,通常美白牙膏會有RDA磨損係數,如果牙膏使用的磨損係數過高,簡直像是用沙子幫牙齒「拋光」,即便牙齒變亮也一定很傷,反而讓牙齒變脆弱、失去基本保護。
含氟牙膏:牙齒基本結構是「磷酸鈣」,如果遇到酸性物質,鈣容易離家出走「脫鈣」,這是蛀牙的開始。研究發現當牙齒長時間接觸「氟」,會滲入形成氟磷酸鈣,抗酸效果會大大提升,就像在牙齒表面穿上防彈背心保護,有增強預防蛀牙的效果。牙膏中的氟有安全劑量限制,有些家長還會額外讓孩子天天使用含氟漱口水,現在也可以半年到牙科診所塗氟一次,總體來說仍要注意氟的使用頻率與濃度。
漱口水取代刷牙?用錯最慘恐味覺喪失
很多人刷牙之後習慣用漱口水,才有完成整套刷牙流程的儀式感,另一方面也擔心自己刷不乾淨,漱口水多少能幫助清潔。黃斌洋牙醫師認為,當刷牙、牙線使用得不徹底,一切都是假的;唯有刷牙刷對、勤用牙線,漱口水才能夠真正幫上忙,如果仰賴有漱口水就可以隨便刷牙,那還不如不要用。
「我們常說,『藥的反面就叫毒』,不管那個東西多有效、多好用,當你適量使用就是藥,不適量對身體就可能有反效果。」黃斌洋牙醫師舉例,臨床上就曾發現,有些人過量使用漱口水,出現舌苔變色、味覺改變等現象,甚至反而容易產生牙結石;還有,有些漱口水成分含有酒精,如果適量使用當然無妨,但長期來說也會擔心口腔黏膜過度暴露在高濃度的酒精,是否有其他不利的影響,仍需要更多資訊輔助。
重點在於,刷牙、牙線才是口腔清潔保健的兩大王牌,把最重要的兩件事情最好,其它則當成加分選項,不能取代基本的清潔必修課,如果搞錯了使用方式,更容易造成反效果。
吃完飯馬上刷牙會更傷牙?殺菌把握「這黃金時間」
另外,「飯後到底該不該刷牙」也是牙醫師經常被患者問到的問題,因為以往普遍認為餐後要馬上刷牙,維持口腔清潔,但現在也發現,剛吃完飯時口腔處於酸性環境,是牙齒最脆弱的時候,這時直接刷牙恐怕更傷害牙齒、容易「脫鈣」。
針對這個問題,黃斌洋牙醫師建議大家可以先試想一個情境,假如今天我們去吃西餐,早餐用完的刀叉,會直接拿來吃午餐嗎?更不用說,如果這天還是悶熱潮濕的,使用後的刀叉湯匙沒有洗過就拿來用,細菌、異味想必更嚴重。
回過頭來,我們的口腔也是高溫潮濕的環境,而牙齒就像我們進食的餐具,當觸碰到蛋、牛排等各種蛋白質食物,口腔細菌會將蛋白質分解成酸,而問題就在於這類酸的代謝產物會「酸蝕」我們牙齒,因此當然要讓細菌趕快離開。根據統計,當吃進蛋白質食物「平均10~15分鐘」過後,我們口腔的PH值就會下降,因此應該要把握這個黃金時間。
黃斌洋牙醫師強調,雖然口水本身確實有持續清潔的作用,但一定也會有各種細菌沈積下來,因此飯後還是該刷牙!只不過我們可以採用折衷的方式,稍微調整一下刷牙的時間。
- 剛吃完飯後不要馬上刷牙,先漱口或喝杯白開水,將口腔中的殘渣、蛋白質簡單去除
- 餐後10~15分鐘再刷牙,這時候的傷害比較小
- 至於要早上起來就先刷牙,還是吃完早餐再刷牙?晚上睡覺時口水分泌不足,口腔自淨能力降低,可想而知口腔細菌累積了一整個晚上,還是建議一早起來就先刷牙
好好刷牙對胃好,還能活化大腦、刺激記憶中樞「海馬迴」
刷牙刷得好,除了可以預防蛀牙之外,對身體健康也是好處多多,因為有強健的牙齒才能維持一定的咀嚼能力,進而刺激口腔的唾液澱粉酶分泌、幫助消化;一口爛牙的人,往往跳過細嚼慢嚥的過程,直接將大塊的食物往胃裡吞,增加胃消化負擔,進而造成胃食道逆流。
事實上,保有一口健康牙齒、細嚼慢嚥進食,也能夠保養大腦,因為「咀嚼」動作就可以活化大腦的運動皮脂區、體覺皮質區,更能刺激記憶中樞「海馬迴」。不少研究報告指出,當牙齒脫落越多、無法好好咀嚼時,就會缺乏對大腦的刺激,進而增加失智的風險。
另外,光是刷牙這個動作,本身也有活化大腦的效果。黃斌洋醫師表示,我們的大腦運作是「對側控制」,左腦控制右半邊身體,右腦支配左半邊身體,根據研究實證,使用非慣用手做相同的事,會活化不同的運動神經迴路,進而達到健腦的作用。每天刷牙的時候不妨試著使用「非慣用手」來刷牙,一天一天慢慢練習上手吧!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