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肝膽經、敲肝膽經的功效在哪裡?
十二經脈是人體重要經絡,也稱為十二正經,包含肺經、心經、心包經、大腸經、小腸經、三焦經、脾經、腎經、肝經、胃經、膀胱經、膽經,每條經脈在人體的循行路線各有不同;還有相對於十二正經的奇經八脈,知名的任督二脈就屬於奇經八脈。
對於現代人來說,看到「心」就想到心臟,看到「腎」就想到腎臟,看到「膽」就想到膽囊,其實並未理解中醫的思維。莊雅惠中醫師指出,古人為經脈命名為心經、肺經、腎經、膽經等,和現代醫學的內臟器官,並沒有一對一的完全對應關係。 (編輯推薦:經絡拍打養腎排淤毒!中醫5招教你冬天養好腎,春天不用找醫生)
以膽經為例,膽經的循行路線有經過膽囊,自然有部分膽經穴位能疏肝利膽、調理膽囊健康;但是除此之外,膽經的循行路線也經過大腿外側等部位,因此在中醫看來,坐骨神經痛、大腿外側疼痛也有可能是膽經不健康所造成,像這類「經絡病」就和膽囊毫無關係了!
按摩可以刺激經絡穴位,達到調節身體機能的效果,莊雅惠中醫師提到,無論是跌撲損傷,或內婦科疾病,都可以利用按摩來減緩疼痛及病情,而且部分穴位有雙向調節作用,「舉例來說,按摩脾俞、胃俞,能發揮通便、止瀉的雙向調節功能,這也是按摩值得推廣的原因」。
居家經穴按摩,需要注意什麼?
經絡穴位按摩容易實行,不少民眾都會幫家人朋友按摩,坊間也有許多教導民眾自我按摩保健的資訊,但莊雅惠中醫師特別提醒,經絡穴位按摩仍是有禁忌的;若要接受治療,務必要尋求合格中醫師的協助,才能夠確保執行過程安全有保障。
【不宜按摩的身體狀態】
- 進餐後半小時內,切忌立刻按摩腹部。
- 太飽、太餓、太累、太虛弱的狀態下,都比較不適合針灸或按摩,可能造成不適。
- 當身體出現下列特殊症狀時,不可以直接按摩該部位:
- 關節腫痛、骨折、脫位等肌肉關節挫傷初期疼痛。
- 刀傷、燒傷、燙傷、擦傷及裂傷等皮膚外傷。
- 濕疹、瘡瘍、癰癤、腫毒等皮膚病。
- 關節紅腫、骨結核及骨髓炎等急性炎症發作期。
【幫親友按摩的注意事項】
- 按摩者的指甲不可過長,以免刮傷被按摩者的皮膚。
- 空間要保持溫暖,不可吹風,按摩的人可先把雙手搓熱再施予按摩。
- 被按摩的人採坐姿即可,若要按摩腰臀、雙腿,可改採側臥、俯臥等姿勢。
- 按摩前先塗抹潤滑劑,能減少摩擦不適、提升療效,例如感冒時用溫暖的蔥薑水,發燒時用退熱的薄荷水,也可以使用凡士林、白麻油等。
【不宜按摩的特殊族群】
- 孕婦的體質敏感,建議最好不要自行按摩,或是要經由醫師許可再按摩;此外,合谷、三陰交、肩井等穴位,都屬於孕婦不可按摩的穴位。
- 嬰兒囟門(前囟門、後囟門、蝶囟、乳突囟)還沒有閉合之前,不可以按摩頭部,莊雅惠中醫師強調,不限於頭頂,最好整個頭部都不要按摩。
經穴按摩後不適,要怎麼處理?
按摩結束後可用溫毛巾熱敷幫助舒緩,有些人可能習慣了氣血堵塞的狀況,按摩疏通後反而不舒服,這種狀況通常會在兩三天後消失,並且令人感到全身舒暢。
不過,如果在按摩過程中有力道過重等問題,或是按摩的部位比較需要特別留意,當按摩部位出現異常疼痛或有其他異狀,就要盡快就醫檢查,有可能是受傷了!
第三種狀況,則是對按摩油過敏,或者是皮膚較脆弱、卻在沒抹油的情況下按摩,都可能導致不適的反應。
經穴按摩保健示範
1.止痠痛穴點(合谷穴+傷痛點)
門診中最常見的就是痠痛問題,而最簡單的緩解方式,就是按摩手上虎口處的合谷穴。合谷穴是任何痠痛都可以按摩的穴位,按摩的時候,可用拇指、食指從上下捏住虎口,一邊按摩,一邊在整個虎口的「合谷區」前後左右移動。
她也提到,右側合谷穴能治療左側疼痛的75%,反之亦然,所以痠痛發作時要先按摩對側的合谷穴,例如右肩疼痛時先按左手合谷穴,接著再按摩同側合谷穴,按摩的同時活動一下患部,就能讓疼痛徹底解除。也可搭配手臂上的傷痛點及患部附近的穴位加強。
2.止肩痛穴點(肩點穴+曲池穴)
當肩膀不舒服的時候,就可以按摩位於掌指關節旁的「肩點」,再搭配動氣療法,舉例來說,譬如說右邊肩膀不舒服,就要按壓左邊的肩點,每按一下、扭動肩膀一下。第二個穴道就叫曲池穴,位在肘橫紋和骨頭的中點,雖然按下去可能會有點敏感,但這樣效果反而特別好。
3.止腰部痠痛(腰腿點)
莊雅惠中醫師分析,腰腿痛也是常見的門診的病症,不管是不是類似於坐骨神經壓迫,或是腰部的肌筋膜勞損,若能按壓位於手上的腰腿點,就能夠舒筋、活絡腰部的痠痛,達到止痛的功效。
腰腿點有兩點,手背上,由食指與中指中間,以及無名指與小指中間,向後推到骨頭連結處,離腕橫紋約1.5寸,按摩時,建議先按摩對側穴位(例如右側疼痛,就先按摩左手的穴位),接著再按摩同側穴位;按摩的同時活動患部,效果更佳。
4.舒緩落枕(落枕穴)
早上起床伸懶腰,脖子卻一陣抽痛,落枕了!雖然落枕通常只需休息數天即可緩解,但期間只要一轉動脖子就會引起劇烈疼痛,令人苦不堪言。除了姿勢、生活習慣不良,或缺乏運動會導致落枕,就連不合適的枕頭、寒冷的天氣,也都可能引起落枕。建議時常放鬆頸部、肩部、腰部肌肉,天寒時注重頸部保暖。
落枕穴位於手背上第2掌骨、第3掌骨之間,掌指關節後方往手背高處約1公分處,同樣建議先按摩對側穴位,接著再按摩同側穴位,並在按摩的同時活動患部。
5.明目緩頭痛(側頭痛—太陽穴、後頭痛—風池穴)
對於容易頭痛的人來說,頭痛不僅會毫無預警地打亂生活,還可能發作得愈來愈頻繁、愈來愈嚴重,連吃止痛藥也不見效。除了就醫釐清造成頭痛的原因,平時按摩穴位也有助於舒緩改善頭痛,另外,現代人經常用眼過度,也可能和頭痛有關,使用3C別忘了適度休息!
「太陽」穴位在眉梢與外眼角延長線中間,向後約一寸略微凹陷的位置。以雙手拇指或食指按壓「太陽」穴,即可改善頭部側邊疼痛,包含偏頭痛。而風池穴位於後頭骨下緣兩側,約為後頸髮際兩側凹陷處,以兩手拇指按壓超過5 秒,接下來重複按壓,對於消除疲勞及緩解疼痛相當有效。
6.舒緩肩背(天宗穴)
五十肩,正式名稱為「沾黏性肩關節囊炎」,五十肩指的是肩關節僵硬、疼痛而使活動範圍受限,就好像肩膀遭受冰凍而無法任意活動,因此也稱為「冰凍肩」。五十肩好發於40 ~ 60 歲的中年女性,但並非中年人獨有,年紀輕的人也可能罹患五十肩;狀況嚴重者,不但無法舉起手,甚至連梳頭、穿衣都無法做到。
「天宗」穴位於上背部,肩胛骨內側緣與上臂間的中心點,可以使用背部穴位按摩器或按摩球幫助按摩「天宗」穴,或是請家人朋友協助。如果不確定找到的位置是否正確,按摩時往周圍擴大按摩的範圍即可。
此為《早安健康》3月號《經絡穴位聖經》部分內容。完整精采內容全台各7-11、全家及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網路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免運特惠中~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