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減肥要吃澱粉?不吃澱粉會怎樣?
為什麼有些人說減肥別吃澱粉,有些人說要吃?對於減肥的功效來說有什麼差別呢?首先要了解身體消耗熱量的方法,蕭捷健醫師解釋,人體就像一台「油澱」混合車,分為澱粉引擎和脂肪引擎。如果一直不吃澱粉,身體就只剩下燃燒脂肪的引擎運轉,短期的確會瘦,但是長期下來就會影響身體的代謝功能。
蕭捷健醫師也提醒,雖然許多人靠著生酮飲食成功減肥,但有研究發現,施行生酮飲食6個月後,即使努力維持飲食型態,身體還是會復胖!有可能是因為腸道裡的環境變差,且身體被訓練成「容易吸收油脂」,因此一旦回復吃澱粉,體重不但會恢復,甚至可能比本來更胖。因此蕭捷健醫師建議,減肥還是要適時吃澱粉,同時加上蛋白質攝取、運動,不但幫助增肌、提高身體代謝,瘦下來後身形也會更好看。 (編輯推薦:減重卻用錯方法,當心脂肪肝找上門!|張振榕醫師|名醫的餐桌)
利用碳水循環法安排每日菜單!吃對澱粉更好瘦
減肥時要吃澱粉,但是要吃多少才不會過量發胖?蕭捷健醫師提供一套「碳水循環法」,為了方便控制澱粉攝取量,可以在一週7天中安排低碳日、高碳日,例如「4、5天低碳,搭配2、3天高碳」,利用高碳日運動、吃多一點碳水化合物增肌;低碳日則要讓身體燃脂,穩定胰島素。
利用碳水循環法,可以兼得吃碳水和不吃碳水的好處。蕭捷健醫師說,高碳日可以吃600卡以上碳水,如果當天大量運動,則可以吃到1000卡以上,藉由攝取碳水化合物,有助提高運動表現、增加肌肉量、增加代謝、打破停滯期,因此運動日需和高碳日安排在同一天。
但是運動前吃澱粉會不會更容易胖?醫師特別強調,其實澱粉可以提供運動的能量,選擇原型、低GI澱粉,並不會變成脂肪堆積,「除非你前一天晚上已經吃很多東西,肝臟裡有滿滿肝醣,這時候才能空腹運動。」運動完同樣可以吃澱粉,此時能量會進入肌肉組織,搭配足夠蛋白質,可以協助修補組織、增肌。
至於低碳日,則需將碳水化合物攝取量控制在200~400大卡內,同時要多攝取蛋白質和好的脂肪,讓身體習慣分解脂肪、慢慢訓練身體燃燒體內脂肪。「剛開始執行低碳日會覺得很餓,是因為身體明明堆積很多脂肪,但身體不習慣去燃燒,導致能量不足,就像家裡放了很多沒用的廢柴一樣!」
如果想要劃分更仔細,還可以進一步加上「中碳日」,並以個人體重為基準,分配每天能攝取的澱粉分量。假設一個50公斤的人,在低碳日可以攝取50克澱粉,約為200卡;中碳日可以攝取100克澱粉,等於400卡;高碳日則可以攝取600克澱粉。
- 低碳日
- 身體燃燒脂肪關鍵期
- 一週2~3天
- 澱粉攝取量:200~400大卡
- 多吃好的蛋白質、脂肪
- 建議這段時間避免有氧運動
- 中碳日
- 不復胖關鍵期
- 一週3~4天
- 澱粉攝取量:300~500卡澱粉
- 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平均攝取
- 例如:豆漿、水果、瘦肉
- 高碳日
- 運動增肌關鍵期
- 一週1~2天
- 澱粉攝取量:600~1200卡,大部分碳水放在運動前後攝取,蛋白質不可少,不過要避免油脂攝取過多
- 例如:地瓜、蔬菜、瘦肉、魚
針對不愛運動的族群,醫師則建議一週高碳日不要超過2天,同時盡量搭配一些簡單活動,例如快走、散步、爬樓梯、逛街等,有「動」對於減肥的幫助會更大。
骨鬆、肌少症、糖尿病上身!澱粉吃太多、太少都不行
澱粉一旦攝取過多或是過少,都可能引發身體不同病症。蕭捷健醫師說明,胰島素為負責將澱粉轉換成脂肪儲存的激素,澱粉的攝取份量將影響身體分泌多少胰島素。胰島素同時也能幫助身體合成肌肉、免疫細胞、造血,體內的「合成」工作,都需要胰島素協助。所以長期不吃澱粉,會導致胰島素分泌會大幅下降,長期下來身體代謝就會越來越差,使得免疫力下降、肌肉流失,進一步造成肌少症和骨質疏鬆。
如果吃太多澱粉,則可能引發糖尿病。蕭捷健醫師解釋,身體儲存肝醣的位置有限,如果我們長期吃太多碳水化合物,超出肝臟、肌肉的肝醣儲存空間,多餘的糖分就只好變成脂肪堆積起來。此時,身體就會對胰島素產生阻抗,因為需要處理的澱粉很多,卻沒有地方可以擺,「再分泌胰島素,身體就會對這些胰島素已讀不回。」
把握「吃澱粉」增強代謝好時機!高碳日該怎麼吃才對?
如果依循碳水循環法,遵照低、高碳日澱粉限制,高碳日能不能吃蛋糕、炸物這些「罪惡的美食」慰勞自己?蕭捷健醫師說明,只要確定自己的身體有足夠空間,儲存這些澱粉轉換成的肝醣,就可以安心吃。一般而言,身材壯碩的男性可以儲存2000卡澱粉,嬌小的女性則約800卡,如果想要增加儲存額度,可藉由肌力訓練增加身上肌肉。
不過,蕭捷健醫師特別提醒,由於高碳日會吃下較多澱粉,相對的就要避免高油脂的食物。像是貝果、鬆餅、黑糖珍奶,這些低油高糖的食物高碳日都可以安心吃;但是像薯條、披薩,這些油膩的澱粉食物最好不要碰,「最可怕的就是油炸的澱粉。」
可以的話盡量還是選擇原形食物,蕭捷健醫師也提出選食材的小撇步!他分別說明,選擇澱粉類、蔬菜、水果時,可以依照甚麼原則挑選,讓身體吃得更健康!
1. 澱粉類:
多攝取好的澱粉,包括地瓜、南瓜、紅豆、綠豆、鷹嘴豆,或是全穀類,例如糙米、大燕麥粒、藜麥。蕭捷健醫師提醒,有些人以為紅豆綠豆是蛋白質,其實他們的蛋白質只佔20%,主要還是澱粉,且在攝取時需注意不能加糖吃,否則就成了精緻澱粉,如果很想添加甜味,可以使用天然代糖代替。
攝取澱粉時也可以參考各種食材的升糖指數,建議優先選擇升糖指數低的食材:
- 糖:100
- 麵:80
- 南瓜:75
- 地瓜:55-70
- 糙米:56
- 鷹嘴豆:33
- 紅豆、綠豆:27
2. 蔬菜類:
蔬菜類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多吃對[身體很好。蕭捷健醫師也建議,可以盡量挑選五顏六色的蔬菜,攝取各種不同的礦物質和維生素。
3. 水果類:
蕭捷健醫師推薦水果類可以吃蘋果、番茄、芭樂、莓果類;不過鳳梨、西瓜、香蕉這類高甜度的熱帶水果,需減少攝取份量。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