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覺得喘是心律不整嗎?如果有這個症狀就要小心
心跳幾下才算正常呢?如果發現自己常常會心悸,或是覺得很喘,會不會就是心律不整的徵兆?林中行醫師說明,心律不整病患的確可能出現心悸、喘的症狀,不過造成這些症狀的可能性很多種,要確定是不是心律不整,還是必須以心電圖進行診斷。
不過醫師也提到,當發現自己的心跳會忽快忽慢,確實有可能是心律不整造成的,想要判斷自己的心跳速度是否正常,可以先觀察休息時的每分鐘心跳次數是否符合正常標準:
- 一般人的心跳頻率:60~100下/分鐘,在此期間都屬於正常頻率;
- 心跳太快:140~150下/分鐘;
- 心跳太慢:30~40下/分鐘。
林中行醫師提到,現在科技很進步,利用手邊的裝置就能自己測量心跳速度。例如有些血壓計同時也有偵測心律不整的功能;或利用智慧手表紀錄心電圖;先前疫情期間許多人都在家中準備了血氧機,血氧機上的圖形波動也能作為參考。 (編輯推薦:蠻腰功:腰圍半年少13公分!他被宣判心衰竭,2週奇蹟保住心臟)
心律不整嚴重嗎?可能導致猝死?
如果有心律不整的問題到底嚴不嚴重?林中行醫師解釋,心律不整就是心臟的節律不穩定,造成節律不穩的原因很多種,每種成因的風險也不同,可以很輕微,但嚴重也可能導致猝死。因此正確診斷相當關鍵,如果發現自己的心跳不穩,更重要的還是求助醫生、找到背後的原因。
心律不整依據心跳快、慢和發生原因,可以分成多種類型:
- 心跳過快:
- 心室性:可能為心搏過速、心室頻脈、心室顫動。其中心室頻脈、心室顫動比較危險,有猝死風險,必須做電燒、服藥、或以去顫器治療。
- 心房性:可能是心房顫動、心房撲引起。
- 心跳過慢:心臟的起搏功能因老化、藥物、心肌梗塞影響造成緩慢。治療心跳過慢的心律不整,必須先找到背後的主因,再針對原因進行調整,也可能要以心律調節器治療。
什麼樣的人比較容易發生心律不整?
「心律不整的種類分為很多種,每種心律不整的成因不同,並各自有風險較高的族群。」醫師舉例,心律不整中最危險的心室顫動,高風險族群為本身有心臟衰竭的病人,這類患者的年紀可能比較大;但也有些患者年紀非常輕,他們可能是因為遺傳性病造成疾病。所以其實各式各樣、各種年紀的人,都有可能會發生心律不整。各類心律不整好發的族群包括:
- 上心室性心律不整:常見於年輕人、女性
- 心房顫動、心房撲動:常見於中老年人
- 心室頻脈、心室顫動:遺傳性的病變引發,或本身是心肌梗塞、心臟衰竭病人
至於正確的檢測與診斷方式是什麼呢?通常醫師會透過專業儀器偵測病人心跳,藉此正確判斷心律不整的成因。然而,心律不整不一定會時時發生,常常病人就醫的時候心跳頻率剛好都正常,因此有時候醫師也會使用貼身裝置,長時間監測心跳速度變化。常見偵測心律不整的醫療儀器包括:
- 心電圖:病人發作當下送醫時,會立刻進行當下的心電圖檢查。
- 24小時心電圖貼片:可以貼在病人身上,進行24小時的心電圖監測,避免發生在醫院時剛好心跳都正常,因而輕忽心律不整的狀況。通常會透過貼片追蹤7~14日。
- 皮下心電圖紀錄器:如果透過24小時的心電圖貼片,還是一直都找不到原因,還有更進階的皮下心電圖記錄器,可以紀錄病人的心電圖長達3年。
心律不整如何從生活習慣中預防?
心律不整的原因多樣,情緒、生活方式都可能會影響心律不整發生,有沒有預防的方法?林中行醫師建議,如果平常想要保養身體、預防心律不整的發生,其實可以由以下幾個生活習慣開始:
- 減少刺激性的飲料:減少攝取具有刺激性的茶、咖啡、酒。
- 適當運動:維持穩定、適當的運動習慣,也有助減少心律不整發生。
- 維持情緒穩定:有些人交感神經容易興奮,例如個性比較容易緊張,或是常常太追求完美、求好心切,造成個性緊繃,這些都可能誘發心律不整。
【迷思】用力呼吸、咳嗽可以緩解心律不整嗎?
當心律不整發生,有傳言說可以透過「用力呼吸、咳嗽」來緩解,不過林中行醫師說明,這種方式只有針對上心室心搏過速引發心律不整才能使用,此時透過呼吸和咳嗽刺激交感神經,的確對於緩解症狀有幫助,但醫師特別嚴加強調:「千萬不要在診斷未明的狀況下貿然嘗試!想要解決心律不整,還是必須先經由醫師診斷真正成因,再針對問題的根源著手治療。」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