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歪嘴斜、半臉麻痺!中風與顏面神經失調怎麼分辨?
顏面神經麻痺最明顯的症狀,就是「臉歪嘴斜」,由於通常是無預警發生,加上症狀類似中風,經常會讓人手足無措。「所謂顏面神經麻痹其實就是一邊臉歪掉,一般會區分為周邊型與中樞型兩種。」林醫師解釋,其中「中樞型」就是中風,而周邊型則是其他常見的顏面神經麻痺,如果想要分辨兩者,則必須注意患者的額頭。
「如果是中樞型的中風造成顏面神經麻痺,只有下半臉會垮掉、上半臉是好的。」林醫師解釋,由於支配上半臉的包含左腦與右腦,當其中一邊出問題時,還有另一半的腦可以支配,所以儘管中風、笑起來會歪歪的,但患者眼睛還是可以閉上、抬頭紋也還會存在:「但如果是周邊型的顏面神經麻痺,因為神經從耳朵出來後就是單純支配單側,如果出狀況就是上下都會壞,除了臉歪之外,眼睛也會閉不緊;請他往上看,抬頭紋也會不見。」簡單來說,如果發現顏面神經麻痺,但眼睛卻能夠閉起來,反而是不好的現象,應該盡快就醫。 (編輯推薦:頭暈、麻痺、走路不穩...忽略這些症狀,中風機率增5成|林志豪醫師|健康連線)
對於中樞型、周邊型兩種不同成因,林醫師解釋,中樞型主要是因為腦部問題:「如果是急性發作最常見就是中風。」此外,如多發性硬化症等免疫性疾病,同樣也會因為腦部出現發炎、攻擊中樞神經,造成中樞型顏面神經麻痺。至於周邊型,絕大多數其實沒有具體原因,這些自發性的顏面神經麻痺又被稱為「貝爾氏麻痹」,這些突然急性、沒有特殊原因的症狀,但因為經常發生在壓力大、抵抗力比較弱的狀況下,目前假說認為是與身體潛藏的病毒有關。
「不管是中樞型或周邊型,我們都還是希望仔細的檢查,除了顏面神經麻痺之外,有沒有額外的症狀。」林醫師補充:「比如說口齒不清、吞嚥困難等,如果有合併其他神經方面的症狀,也要更小心注意。」
另外,講到顏面神經失調,還有種被稱為「侖謝亨特式症候群」的疾病,同樣也容易被混淆。這又是什麼樣的病症呢?「『侖謝亨特』是個人名,這個疾病其實也是一個周邊型顏面神經麻痺的疾病。」林醫師解釋,這個疾病又稱為「耳帶狀皰疹」,通常因為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帶狀皰疹可能會出現在全身任何地方,當這些病毒剛好傷害到顏面神經、侵犯到顏面神經的功能,就會在耳後出現類似皮蛇的水泡,導致控制臉部動作和表情的肌肉不聽使喚,出現顏面神經麻痺的症狀。」由於是因病毒所引起,除了一般的治療外,在面對「侖謝亨特式症候群」時,也會藉由抗病毒藥物來壓制帶狀皰疹的病毒。
顏面神經麻痺的好發族群有哪些?如何預防?
那麼,有沒有哪些民眾屬於顏面神經麻痺的高危險群?林醫師指出,其實會發生顏面神經麻痺的族群並沒有特定性:「也就是任何人都有機會。」但他也補充,研究指出包含免疫力比較差(例如肥胖、孕婦)、長期服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的民眾,以及糖尿病患者的其實風險會相對高。
儘管目前仍沒有確切的預防方法,但林醫師認為,可以將顏面神經麻痺當成一般感冒來預防:「簡單來說,就是早睡早起、運動、飲食均衡,大概就是人我們預防任何的感染症就可以。」而對於有些人表示要多吃B群的論點,林醫師指出,這樣的說法是源於神經再生需要很多的維生素B12,所以通常會是發作後,在以類固醇治療的同時,才會提供維生素B12,增加神經再生的效率:「但是沒發病的人,給維生素B12有沒有額外的好處?應該是不明的。」
顏面神經麻痺也有「治療黃金期」?
那麼當發生時,又該如何進行應急處置?林醫師表示,由於顏面神經麻痺是神經急性的發炎,越早進行治療會越好。「我們通常都會希望儘早給予高劑量的類固醇,能夠把發炎症狀壓下去。」林醫師解釋,當發炎受到抑制,神經就會停止損傷,接著才能夠進行再生,進而恢復功能:「比起中風的3~4.5個小時,一般顏面神經麻痺的治療黃金期比較長,但還是希望在1~2天之內,只要能夠進行治療都還有效,而且越快越好。」
顏面神經麻痺發作後,有什麼動作可以幫助臉部復健?
至於已發作的族群,林醫師也建議,在藥物治療之外,復健也非常重要。「因為神經的修復很需要復健,而復健的方式基本上就是『讓你不能動的那一邊盡量去動起來』。」他舉例,像是用推拿的方式進行揉按,或是藉由吹口哨、嚼口香糖、挑眉、皺眉、提眉等動作來強迫該部位的肌肉收縮:「藉由臉部的運動,就能夠刺激神經放電,修復的機會也會提升。」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