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無聲殺手!血壓升高有什麼跡象?
血壓慢慢升高,我們或許會聯想到脖子緊、臉漲紅、頭痛等症狀,然而林中行醫師強調,大部份的人在血壓升高時,其實不太會有明顯的不適症狀,因此,他建議45歲以下年輕人每隔三年做一次健康檢查;超過45歲及65歲以上的人每年定期做身體健檢並觀測、紀錄血壓。
不過,生活中不免會有感到頭痛的時刻,難免擔憂自己會不會是血壓升高了?醫師表示,血壓原本就會隨著情緒、及身體狀況而改變,有時候反而是心情焦慮或過度緊張而導致血壓升高,如果懷疑或擔心自己具有高血壓的問題,應採用血壓量測的「722原則」來確認是否真的罹患高血壓。
- 「7」:連續量測血壓7天,並記錄之。
- 「2」:一天量2回,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一回。
- 「2」:每回量2次,準確掌握數值。
預防心臟病最佳良策!血壓每降1單位可降2%心血管疾病機率
心臟、血管與血壓三者緊密相連,長期血壓高對心臟的威脅可不小,嚴重會導致心臟衰竭、心臟擴大、心律不整甚至發生腦中風。 血壓值高於140/90mmHg的人,只要努力控制血壓,每下降1mmHg,就可以降低2%中風、心肌梗塞等的心血管疾病發生機率,因此控制血壓在正常範圍內可說是對心臟健康最有效益的投資。
想控制血壓,不妨從改變飲食下手,例如吃太鹹可要當心血壓上升。醫師建議,高血壓患者一天的食鹽量應該維持在5-10公克以內,大約為1-2茶匙的鹽量,不過對於不是自行下廚煮飯的人來說,鹽量的控制確實不好留意,醫師認為,平常就要盡量避免過重的調味,其他還有像是番茄醬、食用醋、胡椒鹽、濃郁的火鍋湯頭及各式調味佐料,都是生活中常見的高鈉地雷,醫師特別提醒,一般火鍋店的湯頭如果喝下去有味道,即使很濃郁嚐起來也不特別鹹,通常也都含有大量鈉鹽,要格外留意。
另外還有一個隱藏版危機則是辣椒醬。「除非愛吃辣到直接啃生辣椒,不然大家可以看看辣椒醬包裝上的營養標示!」事實上,常用來提味的辣椒醬,僅僅一小匙,鈉含量就非常高,又淋在食物上一起入口,等於是把高鈉食物都送進肚子裡。
不過,倒也不代表要極端限制鹽攝取或者完全不食用鈉鹽,林中行醫師表示,鈉鹽中的鈉離子畢竟還是維持身體正常機能的成分,不需要採用過於極端甚至拒絕鈉鹽攝取的作法來穩定血壓,在日常飲食中避免重口味及太鹹的調味品才是最重要的。
除了降血壓藥,生活飲食及運動還可以怎麼做?
林醫師總結3方面可以控制血壓的方法,分別針對飲食、體重控制及運動提出建議。
1.飲食策略:醫師建議最重要的還是要降低鈉鹽的攝取量,飲食避免重調味及留意濃郁的湯頭。醫師也提到,高血壓患者可以嘗試採用得舒飲食(DASH diet)來控制血壓,主要的飲食原則有:
- 主食以全穀類為主,避免精緻澱粉。
- 天天5蔬果,3份蔬菜、2份水果。
- 選擇低脂乳品。
- 白肉取代紅肉,多食魚肉、兩腳禽肉類。
- 吃堅果、用好油。
有些人誤認為某些蔬菜具有排鈉鹽的效果,林中行醫師表示,目前並未有蔬菜幫助排出體內鹽分的醫學研究,但多吃富含纖維的蔬菜對於營養素獲得、排便問題及血壓控制,具有一定程度的實質幫助,重點還是在營養均衡;醫師也提醒茹素者,應特別留意鹽分的攝取量,因為臺灣素食飲食通常添加較多的食鹽,建議飲食型態仍以原型食物為主,避免誤入隱藏在食物中的高鈉陷阱。
2.控制體重:林醫師表示,體重控制的理想目標是維持在BMI 25以下,BMI超過25的人,體重每下降1公斤,血壓數值也能跟著下降1mmHg,然而醫師強調,若體重能減到10公斤,降血壓藥物馬上能減少一半用量,畢竟藥物雖然控制了一個症狀,但還是傷害了另一個器官,因此能透過非藥物的方式來達到身體健康,應該多努力嘗試。
3.適度運動:運動有助於高血壓患者降低血壓,也能減少糖尿病、膽固醇等三高問題的產生。醫師建議可採中等強度的運動,例如:慢跑、游泳、快走、騎單車等,長者更不能因為關節不好而不活動,可以嘗試太極拳、做瑜伽等較緩和的運動型態;維持每週5-7次、每次持續30分鐘、心跳循序漸進達到每分鐘大於130下。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