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一陣子不見病患回診,等到這位病患再次來就診時,左腳因傷口嚴重感染又太晚就醫,已經截肢了。陳敬睿醫師對於這個案例印象相當深刻,回憶起最開始,大約是5年前的大年初五,這位病患因為過年期間吃太好,初三半夜痛風醒來掛急診,開始了「斷斷續續」的追蹤治療。
因為不在意,斷斷續續治療效果差
為什麼說是「斷斷續續」?因為一般來說慢性病都是三個月回診追蹤一次,進行必要的檢查或領取慢性病處方箋,但是這位病患常常是一下三個月、一下六個月,藥常常沒吃完。這段期間陳敬睿醫師經常好言相勸,只不過對方感覺上可能覺得有吃藥就好,但也不一定按時吃,有症狀再吃或醫師提醒了才吃,沒有很配合醫囑。
尿酸與血糖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數值偏高的初期,不會有其他明顯的症狀,而高尿酸甚至只有十分之一的情況才可能發展出痛風。因此面對這兩種現代社會的文明病,醫師表示千萬不要不在意,如果高尿酸與高血糖結合起來,很可能會有很嚴重的後果,像前述這位病患一樣。
台灣高尿酸血症比例高?
若從尿酸產生的來源來看,陳敬睿醫師指出,有2/3來自體內老廢細胞,經過代謝後成為最終產物,另外1/3是攝取含多普林的食物產生。再從排出體外的過程來看,2/3從腎臟排泄,1/3從糞便排出體外。
陳敬睿醫師表示,台灣民眾高尿酸可以大致分為3大原因:
- 攝取含較多普林食物:普林就是嘌呤,來自細胞內DNA、RNA等核酸的物質,在細胞死亡後釋放,透過肝臟代謝而成,因此動物類蛋白質如肉類、內臟、海鮮較多。
- 兩類人身體產生偏多尿酸:肥胖者本身體積較大,細胞代換速度較快,故尿酸產生較多;年長者因細胞老化程度較高,汰換情形也會變多。
- 腎臟排泄失調:假如腎臟病造成腎功能低下,將使得尿酸不易排出。而罹患高血壓而服用的第一線藥物,其利尿劑成份會促使腎臟在過濾而形成尿液的過程中,最後留下較多尿酸。
根據位幅部統計,台灣高尿酸血症盛行率其實是高於歐美國家的。醫師指出,這代表台灣人基因可能比較容易會得到高尿酸血症。除了基因以及上述3種原因,喝酒及含糖飲料也可能讓身體產生尿酸。 (編輯推薦:糖尿病竟也是胰臟癌前兆!名醫4種飲食降血糖拒「癌王」上身)
員工健檢就有!定期健檢揪出還沒有症狀的高尿酸
由於高尿酸初期沒有明顯症狀,也只有 10% 病患有機會發展成痛風,因此定期健檢就成為重要的保健方法。「透過抽血(檢查)無意中發現(高尿酸)佔了 25%。」陳敬睿說,因此,他特別提醒有家族病史的民眾,能夠每年健檢最好,若已經發生過痛風,也需要定期追蹤。
一般民眾可以利用工作的企業辦理的員工健檢定期檢查,一般健檢項目中,跟尿酸比較有關的是腎臟功能與尿液潛血檢查,民眾也可以自費加驗尿酸項目。此外尿酸也可能堆積在腎臟成為結石,或造成心律不整,因此可以透過超音波及心電圖檢查等找出病因。
下一頁看更多精彩內容!陳敬睿醫師針對台灣民眾,建議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掌握「5少2多」原則,儘量減少高尿酸對身體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