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他嘗試運動,選擇自認為門檻最低的「跑步」。現在,王介立醫師不運動會很難受。他總結這些年的經驗,成功從90公斤一路減重到60多公斤,足足減掉將近30公斤,完全只靠運動,而沒有嚴格的飲食控制。 【用聽的就知道醫師減重30公斤的秘訣!不節食成功減重不復胖!→點我聽最新、最實用的早安健康Podcast】
9字頭瘦到6字頭,醫師減重秘辛大公開!
王介立醫師外表精實,很難相信醫師曾經有90多公斤,每個成功減重的人,背後一定都會有一段傳奇的經歷。醫師分享最早的開始減肥的經驗,是在國中時跟著家人,每天只喝2、3000c.c.直銷社團的蔬菜汁,類似減肥湯那一類的產品。事發近30年前,王介立醫師印象中試過了2、3輪,應該是沒有什麼太顯著的效果。
第二次減重則是在醫師就讀大學時,胖了6、7公斤到76、77公斤,開始擔任臨床醫師後,因緣際會開始吃減肥藥「諾美婷」減肥藥,後來開始出現嘴巴很苦,苦到讓人受不了的程度的副作用,也讓醫師放棄了第2次的減肥。
王介立醫師在開始工作後,隨著工作壓力越來越大,體重也緩慢地一路上升。在32歲時,體重來到人生的最高峰,當年在腎臟專科醫師考試的前一刻,醫師回憶那時體重到達90公斤,他也才意識到「不能讓自己再胖下去」。
不刻意減肥,「健康一點」心態才正確
但是,這一次王介立醫師並沒有採取刻意的減肥方式,而是單純覺得要過「健康一點」的生活,開始嘗試東西吃少一些,可以的話就利用假日多出門一點,他用了很多年的時間,慢慢地調整自己的生活型態。
醫師回想開始改變生活型態的前五年,體重雖然沒有迅速下降,但是也沒有再往上身,這也都是靠事後,從回顧照片,回溯所得出來的,醫師也很直白地點出一個很多人會有的想法「肥胖的人是不會量體重的」。
主要開始認真減重,就是醫師下定決心,想要好好運動。醫師強調當時主要是「想要有健康的身體」,反而不是想著體重一定要掉下來。也因此,醫師開始非常認真的執行運動的計畫,為的不是減肥,而是希望能夠藉此增強體力。
雖然沒有很嚴格的控管體重,但是醫師在認真運動的前3年,開始明確有在下降的趨勢。等於在2、3年的時間,刻意運動卻沒有刻意節食的情況下,從85公斤減到75公斤,那時,醫師已經完成了人生第一場「合歡山超馬」的全馬跑步賽事。
不為減重患得患失,應視狀況量力而為
醫師表示當時並沒有抱持著「要減重」的心態,而每天量體重,感到患得患失。許多人可能覺得運動對減重沒幫助,其實醫師是部分同意的,因為把運動當減肥的手段,就會讓人覺得很困難。但是,醫師一開始就是將運動視為增強體力的手段,希望自己走路不會喘、能夠帶小孩爬山時可以爬得動,用這樣的心念,或許就是讓醫師能夠堅持運動的動力。
王介立醫師熱愛查看研究資料、數據,而這個特質也同樣讓醫師意識到,要開始計算食物熱量,甚至執行節食。這樣的作法也讓醫師的體重,在一年的時間,快速從75公斤降到65公斤。醫師認為運動可以幫助減肥,過程比較緩慢。從飲食下手,同樣可以減重,快速且效果非常卓越。
醫師也提醒大家,100公斤減掉30公斤,跟70公斤瘦5公斤,其實是差很多的。而醫師也表示,其實70公斤對他來說已經是正常的,而繼續減重也未必是健康的。王介立醫師之所以追求要從70公斤繼續瘦到62、63公斤,是因為想要在跑步有更好的表現。但是大家應該依照自己的狀況去衡量,而不是跟別人比較,一昧的認為越瘦越好。
如何養成運動習慣?專注且投入時間
其實可以看出醫師是在開始運動後,開啟健康、正向的減重之路。很多人會認為要培養運動習慣非常痛苦,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培養運動習慣呢?
王介立醫師表示自己剛開始運動時,無論做任何運動,就是「強迫自己投入時間」。雖然中間可能會有痛苦、灰心等困境,醫師在嘗試轉換不同運動方式、形式,得出的心得就是一定要投入時間,運動真的無法省時而有效。
醫師再三強調,無論如何,唯有全心全意投入,才有辦法達成運動的好處,而且時間是不可或缺的。而且投入越多的時間,救世會有等價的回報。醫師提到自己唯一分心的運動,就是慢跑時一邊聽Podcast一邊跑,但就只限於慢跑。
去年一年跑了5000公里的馬拉松?
王介立醫師在2021年一共跑了5000公里,包含合歡山全馬、台北馬拉松等,醫師坦白說這已經不是一般人的運動等級,而是真正熱愛跑步這件事才做得到。如果要對健康最好的運動方式,醫師表示應該是要什麼運動都嘗試。
但是要做到多元化的運動方式非常花時間,跑步則是醫師認為最有效率的運動方式。王介立醫師目前則是以跑步及單車並行,讓運動項目多一些。簡單來說,運動就是讓體能變好,做到很多以前無法做到的事。
跑步該怎麼跑?注意這「4原則」
許多人都很喜歡健行、跑步,醫師這邊也提供4個原則給想要嘗試的初學者一些建議:
- 不要求快、遠:一開始不要求跑得快,或是跑到多遠,應該視自身狀況而定。
- 固定跑步時長:可以先設定跑多少時間,先讓身體適應。
- 持之以恆:跑步的重點就是要能夠持之以恆,持續堅持下去。
- 穩定後再加長距離或時長:當身體適應後,再開始拉長距離,或是增加跑步時間。
醫師提醒,基本上跑步就是不要貪心,雖然一開始速度較慢,或是距離較短,跑完可能覺得意猶未盡,但是別忘了,除了跑完這一次,要能夠「每天跑」,要能夠持之以恆才是最難的。
如果一次就太過劇烈,一定會受傷。因為每個人身體能負荷的程度也不太一樣,如果要追求進步,就是慢慢增加跑步的距離或是時間,其實任何運動都是一樣的。 (編輯推薦:跑步加速膝蓋退化?真正關鍵是它!2招熱身跑步前必做)
醫師飲食3原則,這樣吃甩肉不復胖!
現在有許多琳瑯滿目的減重節食法,王介立醫師1年半前在醫學期刊上看到關於斷食的研究,研讀、分析相關論文後,才開始控制自己的飲食。加上工作時間非常長,所以醫師本來飲食習慣,就會有18,甚至20個小時的斷食時間。
醫師也表示,相關研究發現斷食可以啟動細胞機制,清除身體內一些不要的廢物,也就是俗稱「體內環保」的作用。加上醫師表示自己只要一開始吃東西就停不下來,所以斷食也是幫助自己可以達到「控制熱量」的一個手段。而醫師也分享自己飲食的3大原則:
- 利用斷食控制熱量
- 可攝取澱粉,但控制總熱量
- 澱粉可改以攝取全穀類食物
許多人也會嘗試不吃澱粉,達到減肥的效果。但是王介立醫師表示,如果完全不吃澱粉,不只體力下降,影響運動表現,也會增加受傷的機率。店很可以吃,但是要控制熱量。醫師也推薦澱粉的攝取,可以選全穀類,而醫師本身的澱粉來源主要是十穀米、藜麥,或是與米為主。另外常見的像地瓜、南瓜也都是很好的澱粉來源。 (編輯推薦:168斷食怎麼吃?3個必瘦攻略,胖30年的媽媽一個月體脂降3%)
害怕停滯期?醫:是減肥的成功
許多人在減重時最怕的就是停滯期,但是,王介立醫師表示,停滯期並不是減肥失敗。停滯期事在告訴我們,如果要讓體重繼續往下掉,就需要有新的手段來幫助。
也許大家會很害怕停滯期,但是,醫師認為,這個叫減肥的成功。事實上,減肥的失敗叫做反彈。
如果沒有停滯期,就很可能會減重到過瘦,所以減肥一定會有停滯期。醫師表示,自己如果對於停滯期的體重不滿意,就會加強熱量赤字的手段,像是減少攝取的熱量,或是再增加運動量來消耗熱量。醫師也笑說,自己的減肥方式就是如此的簡單、瘋狂、暴力。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