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即是補。要補氣記得先通氣
「這個概念就好像一種買賣,」黃獻銘醫師比喻,買賣過程我們一定要確保物流及金流通暢;由於氣走在經絡之中,因此若以氣而言,就是要確保我們的經絡能夠順暢。 (編輯推薦:要補氣先通氣,一招讓心肺元氣滿滿︱中西醫師黃獻銘)
然而,經絡卻常常被「濕氣」堵住,黃獻銘醫師指出,臨床上常見氣虛的人遇到的障礙是濕氣太重,補氣就是為了讓體內的除濕機發揮效用,以便減少濕氣。
氣虛的人濕氣理所當然的會加重,而濕氣又會堵塞經絡,降低補氣的效率,因此,黃獻銘醫師說,氣虛的人不見得只單純使用補氣藥,而是還會加入一些具有排濕作用的藥材,藉以增加身體的補氣效率。
他就以常見的四神湯為例說明,其中的山藥是補氣,茯苓則可以健脾滲濕,就起到了「通即是補」的作用。
運動有助補氣!醫師教你這樣運動強心肺
「日常生活想要補氣,說起來可能會讓大家覺得有點low。」黃獻銘醫師笑說,除了前面提及要讓自己吃得好、腸胃順暢,睡眠充足之外,還有一個大重點則是「運動」。
黃獻銘醫師將運動分為兩類,分別是補氣及培力的運動。他說明,力與氣兩者分開,前者主要為肌肉爆發力,而後者則是指心臟的力量。
培力的運動偏向無氧運動,例如重量訓練、肌力訓練。黃獻銘醫師指出,有些人可能做比較多此類運動,但氣卻不太足,也就是心肺能力不太夠的狀況,此時就可以透過從事補氣運動加強鍛鍊。
補氣運動則是偏向所謂的有氧運動,如跑步、游泳等。但黃獻銘醫師提醒,想要達到補氣效果,原則是要「小火慢燉」,也就是速度較慢、持續時間至少30分鐘以上,過程中維持心跳在最大心率的60~70%之間。「補氣之後對於排濕、增加抵抗力都非常有幫助。」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