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發生時全台有感,通常代表震源比較淺,但淺層地震、深層地震到底差在哪?前震、主震和餘震的是什麼?要如何判斷現在的地震是前震、主震、還是餘震?本文帶你一一了解!
震源深度越淺,影響越大!淺層地震、深層地震怎麼分?
新聞中常常會說「此次地震為淺層地震」,但到底什麼是淺層地震?怎樣又算深層地震?地震的深淺和震源深度有關,指的是震源到地面的鉛直距離,《中央氣象署數位科普網》表示,根據震源深度不同,地震可以分為極淺層地震、淺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4類:
- 極淺源地震:震源深度為0~30公里的地震,
- 淺源地震:震源深度為30~70公里的地震,發生頻率最高,對人類的影響也最大。
-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為70~300公里的地震,一般不會造成災害。
-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超過300公里的地震,多發生在太平洋一帶的深海溝附近。
當震源越深,地震波能量的衰減會愈多,地表振動程度也就越低,相反地,淺層地震的地表振動程度就會比深層地震明顯。此外,震央是距離震源最近、且地震波最早到達地表的地方,所以越靠近震央的地方,震動幅度、破壞情況也最為強烈。 (編輯推薦:地震導致房屋車輛受損,可申請減稅!災損列舉申報流程、項目、期限一次看)
前震、主震、餘震怎麼分?
如何判斷?
除了震源的深淺會對生活造成影響外,地震又分為前震、主震和餘震,也是每次地震後最容易讓人心惶惶的主因。中央氣象署曾解釋,地震就像是一首歌,科學家將地震簡單分為前奏(前震)、主歌(主震)與尾奏(餘震)三個階段,定義如下:
- 前震(Foreshock):強烈地震發生之前,有時會先發生幾次的微小地震,即所謂「前震」,但前震通常不容易察覺。
- 主震(Mainshock):一系列地震中,規模最大者為「主震」,又稱為「本震」,其造成的災害最嚴重。若短時間內出現兩個大規模的地震,則會將先發生者列為主震。
- 餘震(After shock):主震之後,通常會發生數次規模較小的地震,稱之為「餘震」。餘震會隨著時間逐漸減少,且比前震明顯、次數也比較多。
前震、主震、餘震都是地震後的觀測結果,不是預測資料
「主震過了沒?」「什麼時候可以找出主震?」每逢臺灣發生有感地震,大家都很關心這樣的問題。不過,氣象署表示:「在主震發生之前,沒有人可以確認誰是主震!」簡單來說,目前在一個地震序列中,其實無法事先預測哪些是前震、主震或餘震,都是震後分析的「觀測結果」!
每次地震都有前震或餘震嗎?
雖然說地震的發生就像是唱歌,但也不是每次地震時都會包含完整的前震、主震以及餘震,因此科學家又將地震序列區分為常見的三種類型:
一、主震型:主震突出,通常包含前震與餘震
主震型的主震規模大,釋放的能量佔整個地震序列的90%以上,和最大前震、最大餘震的規模有顯著的差距。其中又包括「主震—餘震型」和「前震—主震—餘震型」兩類。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署數位科普網
二、震群型:多次規模相近的地震
震群型的地震序列沒有突出的主震,能量會通過多次規模相近(相差1級距內)的地震釋放,所以較無法分別前震、餘震和主震。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署數位科普網
三、孤立型:幾乎沒有前震與餘震
孤立型的地震又稱「單發型地震」,前震和餘震非常少,且與主震規模相差大。極少數案例在主震發生後短時間內,又迎來另一個規模大小相似的大地震,且發生的位置相近,則稱為「雙主震(doubletearthquakes)。
雖然說地震有很多種類,但並沒有一定的發生規律,想避免天災造成人員傷亡或財損,平時還是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像是地震發生前安裝地震預警APP、準備好地震避難包,以及地震發生當下做好「趴下、掩護、穩住」自保,才能幫自己在強震中留有一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