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覺得「雖然我有想做的事,但是想做的事賺不了錢」呢?
有些人會說:「我退休之後想去務農,可是好像賺不了錢。」 (編輯推薦:不用等退休才開始享受悠閒!吳若權:如何延緩老化?向老天偷時間,未來計劃現在做)
當我詢問對方:「因為賺不了錢才不去做嗎?」對方露出苦惱的表情:「要是沒辦法生活,就算想做也只能放棄啊!我也不想到了這個年紀還失敗。」
我也在年輕人口中聽過相同的煩惱:「我想當插畫家,可是很難……」、「我想從事跟動物有關的工作,可是這行薪水很差。」
如果是以「會賺錢與否」來決定做或不做,那麼或許那根本不是你衷心想做的事。
既然是想做的事,與其堅持把興趣化為工作,不如先嘗試一次看看?以務農為例,可以先從自家院子開始,或是租塊田來當週末農夫。
一開始就想把「喜歡的事」化為「收入」是強人所難。 (編輯推薦:以為不工作很輕鬆,退休沒事做老更快!徐南麗:趁早存老本,不為三餐溫飽費心)
工作若以目的來分類,可分為以下三種:
- 「維持家計」:賺取金錢,以求餬口。
- 「滿足心靈」:透過工作獲得成就感。
- 「人生志業」:追求使命感與價值意義。
二十歲進入社會初始是建立生活基礎;三、四十歲建立家庭而必須「維持家計」;過了五十歲則開始透過工作來追求「人生志業」。
但是我們往往摸不清楚自己究竟喜歡什麼、想做什麼,結果多半是「興趣變成工作就不喜歡了」或是「發現這個工作其實不適合自己」。
獨自一人堅持「想做的事」,既提不起勁奮鬥,也很難持續。有時候反而是順其自然而開始的工作,會逐漸成為生命的意義。
五十歲之後的工作應該著重「自己的好惡」。
沒有強烈喜好的人,不妨從「如何對社會有所貢獻」的角度來思考。
考量自己擅長與否、有興趣與否,同時追求「我該做什麼才能幫助他人」。如此一來,自然會有人需要自己,容易發現可以「維持生計」的工作。又因為受到信賴,對他人有所貢獻,維持生計的同時也能「滿足心靈」,最後終於成為充滿使命感與價值意義的「人生志業」。
活用自己的能力幫助他人,化為「自己想做的事」,便能滿足所有工作的目的。「生活所需」與「符合嗜好」的工作因而合而為一,所有時間和能量便都能投注在同一件事上。
早期,對日本人而言,為了社會與他人而工作、做出貢獻的意義,勝過於獲得實際報酬和肯定。工作就是生活本身,也是一種自豪。因此在無法自由選擇職業的時代,大家以專家身分製造優秀的商品,鍛鍊自己的技術,一輩子鑽研於工作。
然而現代社會型態日益複雜,越來越難像古人一樣透過工作獲得成就感。因此許多人選擇以個人的身分來獲得成就感。尤其是年過五十之後,更是渴望「尋找人生的意義」、「對社會有所貢獻」。
既然之前已經有過工作經驗,自然已經建立起工作的基礎。
重視「給予」勝於「獲得」的人,人生自然會一帆風順。主動「給予」周遭的人能量,而非一昧「索取」,自己也會獲得幸福活力。
「以自己為優先的生活方式」不是只想著自己,而是認真思考社會需要什麼,以及自己能為社會做什麼。
五十歲之後開花結果的人是把「我為人人」換成「我為我自己」。
與其等待他人「給予發揮的機會」,不如自己「尋找發揮的機會」。
本文摘自《五十花正開:五十八則不惑解方,下半場就來遊戲人間吧!》/有川真由美(作家)/遠流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