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一名罹患輕微失智症的87歲老翁,將名下9戶房產全數捐贈給台北行天宮,事後女兒卻反過來指控廟方表示會照顧老翁餘生,卻在過戶後不聞不問,甚至要求父女倆簽署捐贈不公開聲明書,而廟方則回應本案處理合情合理合法,不會透過捐贈換取照顧的條件關係,但本於慈善立場會持續關懷老翁。
隨著台灣失智患者的比率上升,不免讓人擔心家中失智者的財務安全,如果真的遇到有人惡意詐騙失智家人,該如何保護他們?失智者贈與財產給他人,法律上有效嗎?律師告訴你!
隨著台灣失智患者的比率上升,不免讓人擔心家中失智者的財務安全,如果真的遇到有人惡意詐騙失智家人,該如何保護他們?失智者贈與財產給他人,法律上有效嗎?律師告訴你!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11年8月的統計數字,台灣已邁入高齡社會,失智人口逐年增加,推估2022年我國失智者人口將超過30萬人,其中65歲以上長者占9成6,罹病者有年輕化的現象,而因為失智者所衍生出的社會問題,恐已成為台灣當前步入超高齡社會所要面臨的議題。
失智者所做的行為,在法律上也是有效?
人是否可以獨立行為且在法律上是有效的?我們一般以年齡作為區分標準,來看看台灣是怎麼區分的:
- 7歲以下:無行為能力人,不能做出有效的法律行為,只能由法定代理人代為。
- 7歲至未滿18歲:限制行為能力人,純獲法律上利益,或依其年齡及身份、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事項,可以自己決定,其他事項仍須由法定代理人代為。
- 18歲以上:完全行為能力人,能自主地決定自己的行為,且有法律效力。值得一提的是,原本台灣成年年齡的規定是20歲,但自2023起,已下修至18歲,換言之,大學一年級學生,也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絕對的責任。
而常見的失智者,大多以中老年齡層為主,以年齡來區分屬於完全行為能力人,可以自主為法律行為沒有問題,但失智者在精神層面出現問題,難道所為的法律行為不會有瑕疵嗎?我們來看看民法第75條的規定:
民法第75條:無行為能力人之意思表示,無效;雖非無行為能力人,而其意思表示,係在無意識或精神錯亂中所為者亦同。
由此條文中可以看出,失智者雖已成年非無行為能力,但如果可以證明,行為時係在無意識或精神錯亂中,那麼所做的法律行為,將會無效!那麼關鍵就在,怎麼認定失智者處於無意識或精神錯亂的情形?
失智者的就醫紀錄,可以證明處於無意識或精神錯亂嗎?
失智症是一個漸進性退化的疾病,從輕度的輕微症狀,逐漸進入中度、重度、末期症狀等,疾病退化的時間不一定,依每個人的基因、環境、醫療支持等等不同,而有明顯的個別差異,甚至發病病程長達10年以上,也是常見的案例。
一個85歲的老父親,因失智症到醫院看診神經內科、精神科已有3年以上的時間,老父親的大兒子,因為覬覦老父親的晚年與建商合建分配到的房子,起了歹心,趁其他兄弟姊妹沒和老父親同住,某天便連哄帶騙帶著老父親到戶政事務所辦理印鑑證明,也請來代書辦理贈與契約,將老父親名下房屋移轉到自已名下,幾個月後其他兄弟姊妹得知這個消息,個個氣憤難耐,便聯合起來控告大哥,利用老父親失智已無行為能力,擅自轉移財產至大哥名下,認為移轉房屋行為無效。
兄弟姊妹提出老父親的就醫紀錄,證明老父親已因失智症而就醫3年,這樣總該認定老父親無法正確做出判斷,移轉房屋行為無效了吧!可最後法官認為老父親的就醫紀錄,並無法證明老父親在「贈與行為當下」處於無意識或精神錯亂,因此移轉房屋行為仍屬有效。
且基於失智症是屬漸進性退化的病症,可能有時好時壞的情形,醫生客觀上也很難回到過去的行為當下時間點,判斷失智者的精神狀況是否確實受到失智症影響,或影響程度是否已到無意識或精神錯亂程度。這樣的結果,也導致失智者處於極大的法律風險之中。
擔心有人覬覦財產...為避免失智者被騙走財產,該怎麼做才好?下一頁看律師這樣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