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吳慷仁Kang Ren Wu」臉書粉絲團
從《下一站,幸福》中的癡情男、《我們與惡的距離》的正義律師到《華燈初上》的第三性媽媽桑、《有生之年》裡的失意魯蛇,吳慷仁每次有新作品上映都能帶給觀眾驚喜,而堪稱「台劇變色龍」的高超演技,其實是靠超過十年的社會歷練所累積而來。
非科班出身、10年做過40份工作!為角色學習
從小與媽媽相依為命的吳慷仁,14歲想買東西又不捨得和媽媽要錢,開始靠自己的力量到處找打工,那時的他什麼都想學、也願意嘗試,舉凡粗工、柏油工人、模板工人、擺地攤、收垃圾、咖啡廳、餐廳,算下來10年間就做過40種不同的工作。 (編輯推薦:息影20年修佛靜心,再問鼎金馬影后!陸小芬:60後身體慢老心年輕,此生優雅下莊足矣)
24歲那年遠赴台北的酒吧上班,吳慷仁連酒名都不太會唸、酒吧熟客還把他當空氣,為了盡快掌握調酒的技巧,每天凌晨4點下班後,吳慷就跑去24小時的書店翻書自學,甚至特地到日本拜訪酒家、買國外限定的酒,再用登山包一口氣帶回台灣,憑「努力」二字成為當時台北夯極一時的調酒師。
圖片來源/「吳慷仁Kang Ren Wu」臉書粉絲團
因緣際會下,吳慷仁獲得拍廣告的機會,但導演卻罵他連表情都不會做,天生就愛挑戰的他頓時心想:「那我就去學怎麼演戲吧!」沒想到這一學,就演了大半輩子。他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表演天才,並非科班出身,也不是天生的戲精,而是憑藉早年闖蕩各行各業的生活經驗,輔以努力不懈的性格,讓他每場戲都能演得深刻、演得靈活、演得令人動容。
為戲增肥也瘋狂瘦身,敬業同時不忘體貼身體
一個演員難免可能被定型、或被外表限制了角色,吳慷仁為了能夠更貼近每個不同的角色、更精準地詮釋,光在外型上就費了不少工夫。當年為拍攝電影《白蟻:慾望謎網》,他一口氣減下14公斤,隔年演出《麻醉風暴2》時增重到85公斤,後來在《斯卡羅》中瘦成皮包骨,只剩57公斤,緊接著又為《我沒有談的那場戀愛》增加到88公斤,這次拍攝《富都青年》再瘦15公斤,忍不住令人驚呼,他簡直是胖瘦自如的橡皮人!
為拍戲而導致體重大起大落,但吳慷仁的身材卻不見走鐘,在《媽,別鬧了!》裡還大秀冰塊腹肌,而他也不時會在社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獨門養生秘訣,比如「少吃多動」是瘦身不二法門,他的少吃主要是指麵或飯,飲食還是要多吃蛋白質幫助肌肉生成,有時候3、4顆水煮蛋配燕麥飲就是一頓早餐。
圖片來源/「媽,別鬧了!」臉書粉絲團
另外,吳慷仁有時早上會出門晨跑、每週搭配2、3天重量訓練及有氧運動,除了上健身房,他更在自己的家中打造了一個健身角落,啞鈴、彈力帶、瑜珈墊樣樣有,養成自律習慣,才能體貼身體、體貼自己。
人生是不斷犯錯再進步!不求最有天份,但可以是最努力的那一個
2016年,吳慷仁以《一把青》拿下金鐘影帝,發表感言時說出了能代表他人生的一句話:「也許我們不是最有天份的,但是我們總是可以當最努力的那一個。」
在今年的金馬60盛會過後,國際名導李安和吳慷仁促膝長談,他提醒吳慷仁演員表演有新的生命,但又要打破新的生命,「寧願犯錯,也不要boring,更不要怕犯錯,因為只有犯錯才會進步。」他說,拿獎可能只是去年的嘗試中不小心做對的一件事,之後還是會犯錯,但只要繼續拍戲,這個錯等到下次、下下次可就會變對了。
圖片來源/「吳慷仁Kang Ren Wu」臉書粉絲團
吳慷仁說,小時候自己總是愛繞路回家,記得有好幾次長輩問他跑去哪?為什麼那麼晚回家?他也只是淡淡地答道,就是想繞其他路走走看而已,沒有原因。對他而言表演亦同,也不是刻意多想與其他人不同,而是真的很想看看其他的風景、嘗試自己能有什麼不同,「應該就是李安導演說的一種冒險與犯錯吧!只要撐得過犯錯的挫折感與不被理解的眼光,總會有不同的體會轉變成能力、能量!」
在網路發達的現在,成為當紅演員的代價就是得接受來自四面八方的公評,像是他最常被觀眾嫌棄的就是「演戲太用力」,但吳慷仁坦言,自己大概從20多年前就開始思考人生,如今41歲的他,感謝每一個讚賞,同時也成為能接受負面評價的人,也終於能稱得上「四十而不惑」了,他也在《marieclaire》的採訪中呼籲讀者:「我們都需要經常自我肯定,給自己多些正面力量。」
從不顧一切的孤狼成了「飛鳥」,40歲後喘口氣、學著與自己和解
去年40歲生日時,吳慷仁在臉書寫了一篇長長的心得文,形容早年的自己就像是一隻孤狼,自己狩獵、自己和其他狩獵者衝撞、自己舔舐傷口,但興許是有了年紀、累積了一些人生歷練,現在的他感覺自己比較像是一隻鳥,雖然能飛的空間變大、變高,但卻也懂得累了要停下來休息、懂得至少要築巢,有愛的人與貓貓狗狗需要保護。
更重要的是,他意識到自己的名字是否被記住其實沒什麼差,能和自己和解更重要:「接受自己的一切,不好也不壞,了解自己的存在有其意義,對愛你的人與你愛的人都有著獨一無二的存在價值。」
圖片來源/「吳慷仁Kang Ren Wu」臉書粉絲團
這段話除了是吳慷仁給自己的40歲禮物,也希望分享給更多「一直努力卻感到孤獨的人」,他說:「一個人的累也需要被理解,需要被鼓勵,或是有人能告訴自己:『嘿~你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別灰心,因為你完整了你自己。』獻給曾經讓我鼓勵的你們,如果以前的我讓你們感到努力的重要,現在的我也希望你們能休息一下,喘口氣,找到自己的平靜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