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沒有健康的體魄,其他全無意義;沒有舒暢的心情,再好的身體也會慢慢耗損!本文作者為臺大中文系副教授蔡璧名,她在新書《醫道習慣》中提到:「什麼是一個人能送給自己最好的禮物,而且最好從小就能擁有,它將大幅地提升你的學習效率──就是『珍愛自己,優化習慣』──送給自己一個洗心革面,脫胎換骨的全新的自己。」
蔡璧名曾在抗癌過程中依循莊子之道強化心身,進而走出癌症,也有學生藉此走出憂鬱。在抗癌成功後她重讀醫書,發現《黃帝內經》說過的「精神不進,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攸關身體健康,不論是醫家與道家,都極度重視如何「用心」的學問。她以獨特的家學背景,融合傳統中醫、太極拳法、老莊學說,分享日常中值得養成的良好習慣,幫助靜心神凝、培養更輕鬆靈活的身體。
蔡璧名曾在抗癌過程中依循莊子之道強化心身,進而走出癌症,也有學生藉此走出憂鬱。在抗癌成功後她重讀醫書,發現《黃帝內經》說過的「精神不進,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攸關身體健康,不論是醫家與道家,都極度重視如何「用心」的學問。她以獨特的家學背景,融合傳統中醫、太極拳法、老莊學說,分享日常中值得養成的良好習慣,幫助靜心神凝、培養更輕鬆靈活的身體。
良好的身體習慣是人生的基石
西方的快樂學幸福理論探討的其中一個問題是:「什麼是世界的終極貨幣?」很多人愛錢,但錢最後是為了買什麼呢?我們的終極價值到底是什麼?就像康德所講:「人是目的。」人本身才是最重要的目的,金錢不是終極目的,吃喝玩樂當然也不是,人才是。所以就讓我們把在意、注意力收回到人自身。讓我們把培養良好的心靈和身體的習慣,當成生活中值得持續關注的一件事來進行,從而開展嶄新敞亮的人生。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養成好習慣,可以遇見更理想的自己,但我們究竟要養成哪些好習慣,可以像一個房子的樑柱,把房子建構起來,讓人能在其間優游生活呢?接下來分幾個面向,來談需要養成的習慣、練習的項目。經由不斷地練習、養成習慣,讓我們的心靈、身體都能活得更輕鬆自在、優游。
練習身體的習慣:豎起脊樑,全身自然容易放鬆
誰不想要身體不痠、不痛,更輕鬆靈活?問題是要培養什麼樣的使用身體的習慣,才能達成這樣的目標呢?培養身體的良好習慣,最重要的就是莊子講的「緣督以為經」(〈養生主〉),老子講的「守靜督」(〈十六章〉)。我認為,在習慣學殿堂的中央,有一根擎天柱。如果同學有學習瑜伽的經驗,印度瑜伽認為:脊椎是神聖的殿堂,我們把這條脊椎豎立起來,全身自然就容易放鬆了。
重點是天天練習,讓這些鍛鍊成為生活中自然不過的一部分。那麼相信不到半年,在生活裡面的坐著、站著、躺著、行走,豎起脊樑的習慣,你一定能夠養成。
另外在「醫道習慣」課程當中,我個人覺得非常珍貴的一部分,就是能在站著或走路的時候,養成虛實分明、把重心落在單腳的習慣。每天至少選一餐,在餐後練習十五分鐘的虛實步。如此一來,豎起脊樑的功夫便因為下半身的參與,達到所謂的「下接地軸、上接天根」,而更加完整。
當我們能豎起脊樑,做到「守靜督」、「緣督以為經」,行走站立又做到虛實分明,那麼就能逐漸達到莊子所講的「形如槁木」,整個身體會像乾掉的木頭這麼輕鬆。各位切過生薑嗎?你知道四錢的生薑曬乾了只剩一錢嗎?乾的木頭跟濕的木頭比起來,是何等地輕盈。太極拳為什麼說「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就是因為你「守靜督」、做到「緣督以為經」,身體的中心線強化了,不會因為無力而駝背、駝腰、駝脖子了,隨時都能保持豎起脊樑了。就像旗桿豎起來了,全身的肌肉筋膜就像旗面一樣,很自然地可以輕鬆擺放。
我們只要樹立這樣一個小小的目標,每天都更加放鬆靈活,那麼無病一身輕、一身輕無病的身體,就在不遠處等著我們。
練習用餐的習慣:好好吃飯,氣血順暢人才健康
傳統醫學告訴我們,人體的皮表有氣穴,穴道會通往孫絡,孫絡會聯繫到絡,絡會聯繫到經,經會聯繫到臟腑,我們的氣血必須要流動順暢,人才會健康。
而一天三餐的質量,可是會大大地影響你的氣血狀況的。那到底要怎麼樣才能算有好好吃飯呢?
各位是否有聽過《孟子.梁惠王上》提到的「君子遠庖廚」?但是在《莊子》書裡,居然不只一次提到男子自炊,甚至於可以幫妻子兒女燒飯做菜。為什麼燒飯做菜這件事,在醫道同源的傳統裡,居然是這麼地重要?一旦我們能夠理解傳統醫學《黃帝內經》中「脈氣流經」的身體,所謂「穀盛氣盛,穀虛氣虛」(〈刺志論〉),「穀」指的是五穀雜糧。你的氣是否充足跟攝取多少穀類,有非常密切的關聯。所以研讀傳統醫學的朋友,通常還是會適量地攝取澱粉,絕對不敢不吃澱粉或者吃太少澱粉。
練習睡覺的習慣:未睡身、先睡心,試著關掉思慮與情緒
你觀察過自己的睡姿嗎?習練太極拳者的標準睡姿是右側睡,因為我們的心臟在中央偏左,右側睡可以減少對心臟的負荷及壓迫。當然,脊椎側彎者、胃食道逆流者或者肩膀肌肉特別容易發炎的族群,請依醫生的指示來決定睡側。主要就是要做到──讓身體的肌肉能夠完全地放鬆。
太極拳所謂的標準睡姿。右腳是伸直的,而左腳的腳背會勾住右腳的委中穴,左手就擺放在左腿上,右手大約就跟身體呈九十度擺放。睡覺的時候,我覺得更重要是心靈的功夫,就是你要把注意力擺在丹田的位置,不要有任何念頭,當然更沒有負面情緒,就可以快速地沉沉入睡。相對地,如果不是睡覺,而是上課或工作時感到精神不濟,那就千萬不要把注意力放在丹田,而是放在眉心或者頭頂的百會穴,反而可以提神。注意力擺在越高越清醒、擺在越低越容易想睡,這樣就對了。
先把眼睛閉上,把注意力放在肚臍以下四指幅(同身寸三寸)左右的關元穴,這就是丹田的位置。你雖然閉著眼睛,但想像自己閉著的眼睛正注視著這個位置,然後再慢慢地把你的情緒完全關掉,把你的思慮關掉。思慮也要關掉,讓它沒有文字,一個念頭都沒有,就這樣保持這個神凝的狀態。這就是我們要養成的未睡身、先睡心的習慣。
所謂未睡身、先睡心的活動,不是躺上床才開始的。假使你打算十一點要入睡,建議你從十點鐘開始就關掉所有3C產品,培養讓你的意識逐步進入睡眠狀態的習慣,接著會感到越來越睏,一旦有這樣的意識狀態、還有姿勢的話,你的肌肉會非常放鬆,這將大大提升今晚的睡眠品質。
本書摘自《醫道習慣:心、身、情、食、寢,習慣成自然》/蔡璧名(臺大中國文學系博士)/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