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想說】被拉入父母戰場的孩子...
面臨夫妻爭執時,淑惠的先生總要十歲的女兒在場,父母就像兩個小孩在吵架,沒辦法解決自己的問題,要小孩當父母的父母,當仲裁者。孩子是處理不了這些的,來自父母與自身的強烈情緒會把孩子淹沒。
面臨高壓情境的孩子,當下無法「逃」(離開現場),年僅十歲女兒的因應方式不是「戰」,而是「呆」(僵住)。若讓孩子長期目睹大人的衝突,孩子的身心、安全感、信任感都將受損,可能也學習到相同的衝突處理方式,如淑惠說大女兒在學校處理衝突的方式與先生是一樣的,因此父母需要將孩子移出戰場,保護孩子不在兩人的衝突中被戰火波及。
另外,淑惠提到先生會跟孩子說她的不是、與孩子結盟對抗淑惠,這些都是讓孩子被「三角化」,孩子會認知失調,感到困惑,因為她知覺到的媽媽不是爸爸說的那樣。
父母要像大人般、要有成熟的能力處理衝突,需要將孩子移出戰場,保護孩子不在兩人的衝突中被戰火波及。就像很多新聞報導火災現場中的父母奮不顧身衝入火場救孩子,護犢是天性。
父母因關係困境與衝突的情緒而做不了父母,讓專業資源進來幫忙是一個方式,如淑惠說她主動尋求婚姻諮商,透過諮商,兩人關係有短暫的改善。
願意修復關係時 夫妻可以思考的事
淑惠的先生願意參與婚姻諮商,表示仍重視關係,但淑惠認為先生沒有投入諮商,可以猜想先生是被逼出來面對的。有人想解決問題,但不見得他覺得自己需要改變。淑惠先生的態度是「我沒有問題,是我太太有問題;我會來諮商,但我不必做什麼,你(諮商師)搞定我太太就好」。先生處於看似太太說什麼,他就配合的態度,其實忽略自己在關係中的影響力。
不管兩人的互動、婚姻諮商都是如此。
兩人若願意往修復關係走,可以去探討雙方的互動如何演變成淑惠的社會功能越來越好,先生的社會功能越來越差,而遇雙方衝突時,卻只有暴力這個選項,各自對關係現狀的貢獻是什麼?先生需要理解,淑惠在家務分工、溝通等要求底下的需求是什麼?淑惠需要理解,先生的被動配合實際上在意的是什麼?先生若老是被挑錯、被認為什麼都做不好,很多人最後就是擺爛,這又激起太太用更大的力道要推動先生,陷入惡性循環。
本書摘自《關於離婚,你必須知道的事:諮商心理師和家事法專家給的處方箋》/林秋芬(心理師、家事調解委員、婚姻諮詢門診駐診心理師)、鄧學仁(臺灣家事法學會理事長)、潘雅惠(少年及家事法庭法官)/商周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