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大家在上班過著正常生活 被強烈的孤獨感包圍
一天,接到妮芙來電表示希望和我會面,原因是這半年多來讓她懷抱極大期望的臨床試驗藥物,似乎沒有看到顯著的效果,現在又必須更換抗癌療程。
她一坐下就流著眼淚告訴我:「治療到現在,我真的很不開心了。」聽到她這樣說,我不禁鼻酸。
對藥物的期待,一次又一次落空,加上日益加劇的疼痛和呼吸喘的症狀,讓妮芙最近幾乎每天都處在恐懼之中:吃不下,睡不好,擔心癌末的過程比她原先以為的更難以忍受,也害怕若體力逐漸削弱,有一天無法自理時,將會拖累家人。
每一天,除了強迫自己帶狗狗出門散步外,大部分的時間,她都在難以抗拒的疲憊和倦怠中度過。
一想到同齡的朋友都在上班,過著正常生活,只有自己像走在伸手不見五指、看不到盡頭的黑暗隧道裡,她就被強烈的孤獨感包圍。
令人最心疼的 是再艱難的處境她都能轉念
原本約定好再次會面的幾天前,妮芙因為咳血和喘的問題,緊急住院治療。
照顧她的腫瘤科病房團隊告訴我,醫師召開了家庭會議,開門見山地告訴妮芙和家人,她的腫瘤不太好控制,很可能只剩半年或者不到半年的存活期,請他們要有心理準備。
連平時接觸眾多癌症病人的我聽到這樣的訊息,都感到一陣錯愕,更不用說妮芙和家人會有多震驚。我與個管師討論之後,決定立刻去病房探視她。
前往病房途中,我倆回顧著一年多來陪伴妮芙的心情,「勇敢、堅強得令人心疼」是我們對她共同的描述。我們很清楚自己對她的關照和疼惜多過對其他的病人,只希望成為她在治療過程中,感到辛苦、疲憊時,能安心抓住,倚靠著稍微喘口氣的浮木。
「嗨!我帶朋友來看你嘍!」走進腫瘤科病室時,我用輕鬆的語氣和妮芙打招呼。
床邊擺著可愛的玩偶,戴著氧氣鼻導管的她身穿卡通睡衣,坐在病床上,看到我和個管師一起出現,又驚又喜。
詢問她這幾天的身體狀況後,個管師輕輕撫摸她的肩,一個小動作,傳達了我們對她的關心。
我決定坦白告訴她,我們聽說了前一天家庭會議的消息。
「醫師講話真的好直接喔!」妮芙笑著笑著就流淚了。她沒料到會在毫無心理準備之下,聽到那麼具體的存活期估計數字。
我們點點頭,滿是無奈地相視而笑。
「但是,或許化療還是可以有兩成的機會。」她快速地擦乾眼淚,轉換心情。再艱難的處境,她都還是有辦法轉念,重新找回希望。這個女孩展現出的心理韌性,也是讓我們覺得最心疼、最捨不得的地方。
「朋友」把她當一般人看 好像生病也沒這麼可怕
其實這次在家中不舒服時,她很抗拒來急診求助,因為很怕一住院,就再也出不了院。
「我真的好想出院回家喔。好想念家裡的貓咪和狗狗。」原本已經平復情緒的她一提到家裡的毛小孩,眼淚又奪眶而出。個管師好奇地問:「你有養狗呀?是哪一種狗狗?有照片可以給我們看嗎?」
妮芙一聽就興奮地拿起手機,開心地與我們分享珍貴的照片:一隻是陪伴她多年,在她身體不舒服時,總會默默在旁看顧著她的貓咪;另一隻則是她幾個月前才剛從寵物店抱回家的小狗,黏人黏得不得了,連她上廁所都不放過。
「你家不是也有貓嗎?」個管師突然轉過頭來對我拋出問題,我有些措手不及。
其實和妮芙會面一年多的時間裡,好幾次都聽她提及家裡的貓咪和狗狗帶給她力量。每每聽她說起寵物的陪伴,愛貓成痴的我內心都深受觸動,但礙於心理師的角色包袱,我都只是單純聽著這些故事,沒有表現出更多的共鳴與好奇心。
這天在個管師的「推坑」下,我第一次和妮芙分享自己跟貓兒子的故事。這也是我第一次在她面前放下心理師的角色,揭露自己的生活與感受。
我們像某個開關被打開似的,聊了各自與寵物相遇的緣分及身為「奴才」的心情,還一起給也想要養寵物的個管師許多過來人的建議。大聊特聊的一個鐘頭裡,好幾次我們都笑得喘不過氣,臉頰的肌肉好痠。
妮芙說,她喜歡和朋友待在一起,因為朋友們會把她當作一般人看,不會刻意要「呵護」她、幫她做事,「這讓我覺得很放鬆,好像生病也沒這麼可怕。」
在我們離開病室之前,妮芙開心又滿足地對我們說:「謝謝你們來找我玩。」──這幅畫面至今仍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在這個當下,我們好像真的就是她的朋友。
【療心錦囊】除了「病」之外,還有更多的部分是「人」
一句「謝謝你們來找我玩」,卻在我心裡泛起漣漪。
不管是身為醫療人員或親友,很多時候,我們太習慣過度聚焦在疾病、治療和症狀,彷彿這就是病人生活的全貌。
但是我們都忽略了,其實在病人的生活中,除了「病」之外,還有更多的部分是「人」。他們的生命中,還存在著很多重要、珍貴的片段,值得被好好關切,細細品嘗與探索。他們也和你我一樣,渴望著能夠自在相處、自然而然的陪伴和人際關係。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在病房的那個當下,我和個管師決定順著直覺、跟隨心之所向,有默契地卸下醫療人員的角色框架,一起在妮芙面前展現最真實的自我。
就是單純想要好好地陪伴她,在她身邊支持她。
對於現實中疾病的發展,我們做不了太大的改變,但希望我們的出現和陪伴,能讓妮芙在這段有些沉重的住院與治療過程中,有機會感受到一段「沒有生病」的時光。
本書摘自《癌症心理師的療心錦囊》/商沛宇(臨床心理師)/寶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