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過去,我們總以為只要認真努力,擁抱簡單的成功公式:心無旁騖,犧牲個人生活,一心一意往上爬,辛苦總會有代價。
如今,我們領悟到人生不是一路往上衝,高峰過後可能就是谷底;不管是誰,現在多閃耀、多風光,有一天都會走下坡。當人生從走得光彩奪目變成走鋼索,該如何活出新意義?
許多拚命三郎,發現愈來愈力不從心,家庭關係也開始變得緊張。面對人生的四分五裂,他們以一貫方式回應,否認愈來愈明顯的變化,加倍努力,試圖彌補衰退與不足,最後結局卻往往陷入更大的憤怒、害怕與失望。原本以為到了人生某個階段,生活就會更令人自豪,充滿喜悅與滿足感。然而,事與願違。你的人生不必這樣過。
哈佛大學教授布魯克斯分享「把餘生過好」的簡單建議,破解奮鬥者的詛咒,把害怕做出的人生改變,轉變成全新的力量泉源。本文摘自《重啟人生》一書,達賴喇嘛、歐普拉推薦,亦曾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Top1。
如今,我們領悟到人生不是一路往上衝,高峰過後可能就是谷底;不管是誰,現在多閃耀、多風光,有一天都會走下坡。當人生從走得光彩奪目變成走鋼索,該如何活出新意義?
許多拚命三郎,發現愈來愈力不從心,家庭關係也開始變得緊張。面對人生的四分五裂,他們以一貫方式回應,否認愈來愈明顯的變化,加倍努力,試圖彌補衰退與不足,最後結局卻往往陷入更大的憤怒、害怕與失望。原本以為到了人生某個階段,生活就會更令人自豪,充滿喜悅與滿足感。然而,事與願違。你的人生不必這樣過。
哈佛大學教授布魯克斯分享「把餘生過好」的簡單建議,破解奮鬥者的詛咒,把害怕做出的人生改變,轉變成全新的力量泉源。本文摘自《重啟人生》一書,達賴喇嘛、歐普拉推薦,亦曾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Top1。
作家法勒(BruceFeiler)在《轉換中的人生》(LifeIsintheTransitions)一書中,歸納出重大的人生轉變,平均18個月就會出現一次。大部分的轉變是非自願的,也因此在當下不受歡迎,但你以為的絕境,其實藏著豐收的祕密。以下四個策略,幫助你找到新的力量泉源。
做四件事,讓你活出生命最大價值
1. 找出你的棉花糖
史丹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米歇爾(WalterMischel),在1972年找來一群學齡前的兒童,用一袋棉花糖做心理實驗。米歇爾發現,能夠延遲享樂的孩子,長大後更成功:相較於選擇馬上吃掉棉花糖的小孩,能忍著不吃的孩子在日後更健康、更快樂、收入更高,SAT分數也更高。
對你來說,重點不在能否通過米歇爾的棉花糖測試,而在重新出發的這一刻,「究竟下一個吸引你的棉花糖是什麼?」在你開始投入新的付出時,你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嗎?如果想不出答案,不要擔心,下面的三個重點會協助你找出來。
2. 工作本身就是獎勵
在職涯中,我們犯的最大錯誤,就是只把工作當成達成目的的手段。或許一直以來,你都是這麼做的。但當流體智力曲線開始走下坡,你察覺到是時候該做改變了。
以為「達到目的就會快樂」,其實是誤會一場。這是人生必須釐清的重要真相之一。你心知肚明,當 職涯只是達到目的、獲取報酬的手段,即便真的得到報酬,也不會滿足,因為你的目光已經放在下一個戰利品。如果你犯過那種錯,逝者已矣,來者猶可追。當然,你不會光是因為重新起步,就天天開心,心滿意足,有時依舊會有低谷,人生就是這樣。然而,有了正確目標後,藉由服務他人讓自己成功,就能讓工作本身成為獎勵。
3. 盡可能做最有趣的事
樂趣與意義的核心都是有趣。許多神經科學家都認為,趣味屬於正面的原始情緒,由大腦的邊緣系統處理。你真心感興趣的東西樂趣無窮;此外,既然那樣東西能讓你保持興趣,一定也帶有意義。
也因此「這份工作是否讓我深感興趣?」是很有用的測試法。你可以藉此找出新活動是否是你的新棉花糖。
4. 轉換跑道不必走直線
南加大的學者研究職涯模式後,發現有四大類別﹕第一種是「直線型職涯」,就是持續往上爬,步步高升;第二種是「穩定型職涯」,待在同一份工作,但專業能力持續成長;第三種是「轉換型職涯」,尋找新挑戰,從一份工作跳到另一份工作,甚至換領域;最後一種是「螺旋型職涯」,比較類似於一系列的迷你職涯,多年在一種專業裡發展,接著換領域,但轉換不光是為了尋求新鮮感,而是銜接在先前的迷你職涯中獲得的能力。
在人生的早期,你可能擁有超級直線的職涯。然而,你現在要進入第二曲線,比較適用的模式很可能是螺旋型。也就是好好想一想,你今日真正想要的東西,而不是你過去追求的東西。
此外,你要降低對於金錢報酬的期待,而且不要去想在別人眼中,這是否像是降級,或是沒能以最明顯的方式,運用過去的資歷與技能。換句話說,你有可能從管理對沖基金,轉變成到中學教歷史,但太好了。
本書摘自《重啟人生:一個哈佛教授的生命領悟,給你把餘生過好的簡單建議》/亞瑟.布魯克斯(社會科學家)/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