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醫生不是我的志願
班上有個同學是醫師的女兒,她皮膚白皙,品學兼優,還會彈鋼琴。不僅如此,更令我羨慕的是,她全身上下用的都是好東西,制服總是燙得挺挺的,文具用品上面都有日本卡通圖案的logo(KikiLala,有聽過嗎?),小小年紀就出國旅行;放學後我們上的是補習班,她上的是家教。
那時,螢光筆剛在文具市場上出現,全班只有她有。我向她借來用,畫重點畫得愛不釋手。有天她很客氣地問我:「玉蓮,螢光筆可以還我了嗎?」啊!真不好意思,我趕緊還她。可惜已經被我用到快沒水了。得知她爸是台大醫學院醫學系畢業的高材生後,醫生立刻變成我的志向。原來,醫生家庭的生活水平這麼好啊!這位同學和我同班了五年,直到我們都分別考上醫學系為止。
所以,什麼濟世救人並不是我當醫生的初衷,我只是個見錢眼開、市儈的小孩而已。如果這個志向和緣由拿去寫小時候的作文,我應該會遭受所有人的鄙夷吧!?哈哈!
話說,讀醫學系的過程對我而言其實是痛苦的。跟一群記憶力超強的好學生在一起,我努力啃書得到的成績看起來卻像是沒念書就來敷衍考試的結果。雖然考試到了,大家都會用功努力讀書,但是同學們當中不乏下課後生活豐富,又兼家教又搞社團的優秀人才。
氣人的是,就算比你沒空,考試到了,他們還是考得比你好。我不再是小池塘裡的大魚,而是大海裡的小魚。在這挫敗又迷惘的醫學院生涯裡,我曾經想放棄,以大四同等學歷去讀研究所。原因不是我多熱愛研究基礎醫學,而是我不知道繼續混醫學系我還有什麼前途。
懸壺濟世竟然成真!
當年,血液腫瘤科的老師對我們說過:「你們啊,就像一群幹細胞,在胚胎時期長得都一樣。但是漸漸地,surfacemarker(表面抗原)會表現出來,分化成神經細胞、血管細胞、肌肉細胞、表皮細胞、肺泡……你們會變成內科醫師、外科醫師、眼科、耳鼻喉科、皮膚科醫師……」他講得眉飛色舞,我聽得滿腹狐疑。我望著四下穿著運動服、T-shirt、腳踩球鞋,為考試及格壓得喘不過氣的同學們,心想:「真的會嗎?我們真的是那塊料嗎?」就在我升上五年級,開始到醫院見習後,想法才有了改觀。
那時,在婦產科當見習醫生的我們,每天替門診爆量的婦產科老師事先問病歷。許多婦女來求診的第一個主訴就是vaginalspotting(陰道出血);每個患者到後來的診斷非常多是endometriocarcinoma(子宮內膜癌)。當我記錄到第幾十個相同、類似的病歷的時候,我深深地為醫學的偉大感到震撼。
課本上的主訴、症狀、病程竟是這麼活生生地呈現在我面前。教科書上的知識是如此地真實,不再是毫無意義的複選題答案。而且每位婦女求助時心情的無助,讓我心生憐憫。是的,醫學不只是冷冰冰的知識,還有患者情感的回饋。我們何其有幸從事這樣的行業,如此親近地檢視一個同類,幫助一個人?
我好像不那麼排斥醫學系了。在各科實習見習的過程中,我們漸漸摸索出自己的興趣。喜歡動手操作又愛模仿的我,在外科系學習起來特別專注,這才立定要當外科醫生的志向。隨著時間過去,學習和責任讓我們都長大了。
會當一個北漂青年來北部受訓,是因為聽聞曾經來過北部醫學中心的學長,提及受訓時外科訓練的差異。我立志要走外科,就來到台北榮民總醫院開啟住院醫師的受訓生涯。
心臟血管外科是我的第一站,每天打病歷打到凌晨一兩點,醫院電腦系統部分關機修整才回宿舍,早上六點多又爬起來的我,竟然不覺得累,一大早又趕去加護中心,急著去看昨天剛開完刀的患者。胸管出血量多不多?血壓好不好?醒了嗎?因為覺得心臟血管外科可以觀察到患者的血行動力學很有趣,我就這麼全心投入自己的學習。
在三十三歲那年,大哥去世了。經歷父親生病、大哥離世後瞬間長大!下一頁分享更多人生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