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電迷思1】半夜電費比較便宜?一族群以外採「時間電價」根本不划算
先前網路流傳尖離峰的「電費價差高達5到10倍」,呼籲大家半夜洗衣服才省電,對此台電電力粉絲團表示,實際上尖離峰價差最大僅約3.5倍,如用戶有申辦時間電價,離峰時間用電確實可以減少電費,但只要沒有特別申辦時間電價的用戶,即使在離峰時間洗衣服、用電,也無法獲得較便宜的電價計費,建議每月用電超過700度的家庭可以考慮申請。
【用電迷思2】電器能修就不用換?老舊電器耗電量更大、起火更因小失大
台灣綠色生產力基金會經理李建誠在《改變開燈習慣,擠出咖啡錢》一書中建議,超齡的電器效率比較差,常常會出現冷氣怎麼吹都吹不冷、冰箱溫度降不下來而讓食物壞掉等問題,而台電電力粉絲團也曾撰文提醒,太老舊的電器內部零件會老化、鬆脫,電流通過時容易短路引發火災,千萬別為了省錢而抱持著「能用就不修、能修就不換」的心態,恐怕會因小失大!
【用電迷思3】隨手關燈一定省電費?太頻繁開關讓燈泡折壽
從小聽到大的「隨手關燈」雖然有助於省電,但其實還是要看關燈的時間有多長!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的文章指出,關燈的時間超過3分鐘確實可以節約電力的,但如果只是離開一下、不超過3分鐘的話,其實不關燈也不會影響太大。過度追求隨手關燈,反倒會因為短時間內太頻繁開開關關,更耗電之外又讓燈泡折壽、縮短燈管壽命,到時反而多花更換燈管的費用。
【用電迷思4】把所有燈具換成省電燈泡?不一定比較省
早期台灣社會多使用白熾燈(鎢絲燈)作為主要照明燈具,但後來號稱省電效率好的「省電燈泡」登場後,許多人便爭相搶著把家中的燈具都換成省電燈泡,但《改變開燈習慣,擠出咖啡錢》書中提到,省電燈泡全名叫做「緊湊型螢光燈」,是彎曲版的日光燈,若和直管式日光燈相比,其實並沒有比較省電。
如果想從燈具下手來省電,經濟部能源局推薦改用LED燈泡,不僅能源效率比省電燈泡高出6成,且臺北市建築管理工程處綠能智慧建築改善服務團也表示,LED燈泡的耗電量為省電燈泡的70%,所以比起使用省電燈泡,LED燈泡才是省電的最佳選擇。
【用電迷思5】冷氣不要開開關關,「開一整天vs只開8小時」哪個才省電?
許多民眾發現變頻冷氣開整天的電費比窗型冷氣還便宜,連帶產生了「變頻冷氣開整天比C只吹8小時還省電」的想法,而台電電力粉絲團就曾對此闢謠過「當然是只吹8小時比較省!」因為變頻冷氣確實比一般冷氣更標榜「省電」效果,但是電費的計算不是只看機器的耗電量(消耗功率),還要看使用時間,例如1000W的電器使用1小時就是1度電,所以如果想要省電,使用時間長短一定還是要納入考量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