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種報稅常見錯誤一次看(免稅類、所得類、扣除類)
申報綜所稅時,我們得先列報符合免稅額條件的親屬,再來計算各種扣除額,不過光這兩件事就容易搞得納稅人頭昏腦脹、錯誤百出!其中除了列報錯親屬、醫療扣除額的內容外,長照扣處額和申報配偶所得等也常有繳錯資料的狀況。財政部高雄國稅局列出申報綜所稅「常見4大錯誤」如下:
1.列報不符合免稅額條件的親屬
綜所稅申報時常見錯誤之一,就是不小心將已逝親屬列報在免稅額中,比如在2022年過世的親屬,就不能算在2022年度的免稅額裡,另外像是列報「未同居一家、無實際扶養事實」的親屬、以及2023年起民法下修成年年齡,年滿18歲未在學/服役/待業等有謀生能力的子女或兄弟姊妹,特別是也不能列報為符合免稅額條件的親屬。 (編輯推薦:18歲算成年,5月報稅6變動攸關荷包!一表秒懂「報不報扶養」2招快速判斷)
2.申報配偶所得和免稅額的時間有誤
另外,和配偶相關的報稅制度一直以來都有很多細節被忽略,其中就屬離婚後的申報問題最大宗!假設2022年度仍有婚姻關係的夫妻,在2023年申報綜所稅時已經離婚,就還是需要申報配偶的所得和免稅額;但要是2023年新婚,今年「不需要」申報配偶的所得及免稅額。
3.漏報海外所得、大陸地區來源所得、私人借貸利息所得
海外、大陸地區來源所得在稅務上被視為「非屬查調範圍所得」,也就是我們無法透過稽徵機關查詢到的所得資料,導致許多依賴系統查詢的納稅人,容易出現漏報所得的狀況。
4.列報不符合扣除額的項目、或提供資料有誤
- 醫藥及生育費扣除額:列報非公立醫院、全民健康保險特約醫療院(所),或經財政部認定其會計紀錄完備正確之醫院出具之醫療費用收據;列報非屬醫療性質(例:醫美整形及看護費等)之支出;未扣除受有保險理賠部分之醫藥及生育費。
- 自用住宅購屋借款利息扣除額:納稅義務人本人、配偶或受扶養親屬在該地址未辦竣戶籍登記,或有出租、供營業或供執行業務使用之情形。
- 捐贈扣除額:列報入會費、光明燈、安太歲及法會支出等有對價關係的費用;列報未依法登記或立案寺廟之捐贈單據。
- 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以一般診斷證明書取代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書或提供非課稅年度取得之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書。
- 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列報本人、配偶或受扶養兄弟姊妹之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
申報失敗2原因!網路報稅容易弄錯「這1步」
如果是用網路申報的朋友,最常導致報稅失敗的原因之一,就是在申報系統產出「檢核用計算表」確認申報內容及計算稅額後,沒有執行「申報資料上傳」步驟,另一個常見的錯誤,則是信用卡授權成功後,卻沒有正常關閉申報系統,以致申報程序沒有完成。
【網路申報失敗原因】
- 未執行「申報資料上傳」步驟
- 不正常關閉申報系統
【補救】申報填錯資料不用慌!超過期限還可挽救,短漏稅補繳有望免罰
1.申報內容、文件有誤者
除了在報稅前好好確認過需要準備哪些資料外,在申報的過程中也要多加留意,一旦發現有問題的地方,趕快修正就能避免補稅外還要罰款。但如果超過期限該怎麼辦、有什麼補救方式?根據財政部賦稅署、高雄市國稅局的資料,若提供文件有誤,依照申報管道不同,有以下2種方式補救:
- 使用網路申報者,可於報稅期間內直接進入系統,重新上傳正確的資料就行
- 而採人工或二維申報者,則須重新填寫1份正確的申報書,照流程辦理更正
而要是超過申報的期限才發現內容有誤,其實也不用太擔心!根據高雄市國稅局的說法,超過期限者,無論採取何種申報方式,只要向戶籍所在地的稽徵機關以書面辦理更正,就可以重新完成正確的申報。
2.漏報、短報稅者
若納稅義務人已辦理結算申報,但像是出現短漏報海外所得、大陸地區來源所得、私人借貸利息所得的話,只要盡快補報,並補繳所漏的稅款與加計欠稅的利息就好,不會額外處罰。
不過要是經人檢舉,或是等到稽徵機關或財政部指定調查人員進行調查後才被揭發,除了要補徵欠缺的稅款外,還得處所漏稅額「2倍以下」的罰鍰,而故意其它不正當方法逃漏稅者,則會依〈稅捐稽徵法第41條第1項規定〉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1,000萬元以下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