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高齡社會的多重課題
老化最可怕的現象是臥床。
由於公共衛生、醫療的長足進步,尤其是發展精密醫療的現代,台灣老人越來越長壽。然而,根據衛福部2019年最新統計,國人的平均壽命為80歲,但健康餘命只有72歲,「不健康生存年數」高達八年。
也就是說,國內老人失去自理能力、無法自行活動、臥床或失能的時間超過八年!這是個偏高得嚇人的數字,因為這八年不但失去生命尊嚴,也造成個人及家庭精神、財力上的沉重壓力,以及社會醫療照顧的龐大成本。 (編輯推薦:一個人老後誰照顧?43歲退休的她連10年存50%薪水,將財產信託入住養生村!)
所謂「健康餘命」,就是一個人死亡前扣除不健康、無法自由行動的年數後實際的壽命,不健康狀況包括失能、臥床、慢性病纏身無法自由行動等,因而需仰賴他人照顧。「平均壽命」與「健康餘命」的差距,可作為衡量一個國家健康照護品質指標的方向;從近年國人的平均壽命與健康餘命的差距比,可以看出台灣的問題不只老化,「慢性病化」更是另外一個隱憂。
2025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但是,從來沒有人教導我們該怎麼變老,或是變老之後的生活應該怎麼過。如何因應未來超高齡社會的各種挑戰,饒是台灣社會迫在眉睫的重要議題。
國際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TheLancet)》曾發佈了一份全球各國「健康保健品質指標評比」報告,在HAQ指數值(醫療衛生服務質量指數),台灣排名45名,而鄰近的日本與韓國分別排名第11名與第23名。因此,除了醫療保健,國人值得思考的,還有預防醫學的重要性。
隨著人口結構快速高齡化及少子化,老人照護的情形也將更普遍。國發會推估,2015年的失能人口總數為76萬,其中有48萬人為65歲以上的老年族群,到了2021年失能人口將達85萬人;而5年後的2026年,失能人口總數將突破百萬大關,上探至120萬人。
老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能、失智,現代人少子或不想拖累子女,在扶老比率一比二的未來,若有一天失能,誰來照顧呢? (編輯推薦:天天走10公里健康獨立老!譚敦慈:一個人更要認真過活,不帶給孩子負擔)
失能與失智的重大課題
學界在照顧老人方面,經常強調的方法是「疾病壓縮理論(compressionofmorbidity)」——把重症臥床的時間壓縮到最短,然而,這只是治標不治本,更重要的是前端的預防。
失能的定義,就是失去日常生活的自我照顧能力,需要家人或旁人協助生活日常,是一種逐漸凋零、無可逆轉的生命狀態。因此,唯有提早預防,才能一輩子好好過到最後,免於身心不自由之苦。
預防失能,就根本而言,就是預防臥床、預防失智、預防憂鬱、預防「老年疾病症候群」。
何謂「老人症候群」?用以指稱老年族群常見的健康問題,例如步態不穩、跌倒、失智症、口腔機能退化、尿失禁、憂鬱症、營養不良、下肢障礙退化、日常生活活動(ADL)退化、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IADL)退化等。
老年症候群是造成長輩身體衰弱、喪失生活自理能力、臥病在床,成為被照顧者的主要原因。只要老人症候群處理得好,就不會演變成慢性病,慢性病處理得好,就不會造成失能臥床。
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表《高齡者整合照護》,也清楚地提出:「健康老化」已經由早期的長壽轉移到不失能與不失智。也就是慢性病管理的長期目標,已跳脫個別疾病的處理,回到以老後的活動能力與生活功能為健康主軸。
因此,我們要做的,就是以預防醫學的方法來處理老人症候群,早期發現、有效因應。如此才能大幅減少65歲以上、需要被醫療照護的人口,避免讓自己或家人陷入長期照護歷程的惡性循環。
該如何找到一個積極有效的方法來改善健康、延緩老化、降低疾病風險?「三力」生活是優雅老去的關鍵!繼續看第二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