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90歲精神科醫師中村垣子行醫超過70年,,見證日本自二戰以降從繁榮到樸實的發展。儘管時代不同、經濟環境不同,關於人的煩惱與問題,很多都是一樣的。她從豐富的人生閱歷和超過70年的精神醫療專業經驗中,提點我們面對自己、工作、生活、家庭、人際關係的生活哲學。
有些退休後二度踏入職場的人,有時會不滿地想著「這是我該做的事嗎?」甚至頓時失去目標。但中村垣子醫師認為,到了70歲、80歲,頭銜或經歷就像浮雲,只要家人都好、身邊有可以聊是非的朋友,就很好。其實有時候適度「轉念」,生活更愉快,收穫也更多。
有些退休後二度踏入職場的人,有時會不滿地想著「這是我該做的事嗎?」甚至頓時失去目標。但中村垣子醫師認為,到了70歲、80歲,頭銜或經歷就像浮雲,只要家人都好、身邊有可以聊是非的朋友,就很好。其實有時候適度「轉念」,生活更愉快,收穫也更多。
有些門診患者非常苦惱「待在現在的公司無法進步」、「找不到工作的目標」等問題。我想,他們是不是把事情想得太多、太難了呢?
該怎麼說呢?就是太過拚命了。
工作生涯是非常漫長的,如果對工作懷抱著過大的期待或執念,就很容易感到失望、苦惱。 (編輯推薦:60後回職場兼差...最怕退休金不夠用!8成退休族「再就業」權益一次看)
工作沒多久就累垮!過度在意他人眼光會身心俱疲
人啊,如果工作時,被面子、地位、名譽等束縛,過於在意他人的看法,很容易就會身心俱疲。長久勉強自己,不要說工作數十年,可能做沒多久,就會累垮了。所以說,實在沒必要「拚命」工作。
對於被交代的工作,先不要想太多,攬下來做再說。如果總是眉頭緊皺,質疑「這件工作有什麼意義?」,次數多了,別人就會對你保持距離,再也不會把工作交給你了。
這一點,不論你的資歷深淺,都是一樣的。
退休後重新踏入職場,該用什麼心態面對工作?
有些退休後二度踏入職場的人,有時也會不滿地想著「這是我該做的事嗎?」我認為,不要對工作存有太多既定想法,會比較輕鬆、自在一點。
社會總是規勸我們要胸懷大志,但若是訂定過高的志向和目標,就會過於在意未來的表現和成果,無法專注做好眼前的事情,也很容易感到迷惘。你不妨稍微放低標準。若是自負地認為「我才不是該做這種事的人」,往往會把事情搞砸。
「算了,先做做看吧!」「既然這樣,就做吧!」有時,先不要想太多,二話不說,把工作承擔下來,還比較輕鬆一點。
抱持著這樣的態度,對於別人委託的工作,就會變得樂於接受。如此一來,不但對方會感謝你,你也能夠更愉快地工作。如果接下工作之後,發現真的不喜歡,不妨好好努力、鑽研一番,當作累積經驗。如果不先承擔,只會停滯不前。
況且,人活到了七老八十,勝負已經沒有意義。頭銜和經歷有如浮雲,也沒有所謂的身分差異,只要闔家均安,身邊有可以聊是非的朋友,其他的都不是那麼必要。就算賺了大錢,卻因為拚命工作搞壞了身體,累垮自己,還拖累家人,這會是你樂見的嗎?只是變得不幸而已。
太多人擁有金錢卻空虛不安?人生很長,別把所有壓力留給自己
這個社會上,擁有金錢卻內心空虛、不安、孤獨的人,比想像中還多。有太多家財萬貫的人,卻仍找我看診。日本在二戰後飛躍發展,人們對生活普遍存在著各種「理應如此」的觀念,但是現在的情況已經大不相同。
六十歲不是人生開始走向終結,許多人走過了一甲子,仍有好長的人生要過。 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以「只要能夠幫助眼前的人就好」的心態面對工作。能夠餬口、生活過得去,就已經很了不起了。如果自己的工作,還能夠令對方感到愉快,就是更多的收穫。
要度過漫長的人生,這樣的心態是很重要的。
本文摘自《日日靜好:90歲精神科醫師教你恬淡慢活的幸福人生》/中村恒子,奧田弘美(精神科醫師)/星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