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 最大風險:大熊市出現
台灣股市經歷2007年至2008年金融海嘯後,走上近十四年歷史性大多頭,台股指數從2008年11月最低3,955點,一路上漲到2022年1月5日歷史新高18,619點。這段行情是史上最大漲幅、最大的牛市行情,創造諸多股票型ETF,以市值型0050ETF為主的相關商品,展開一段奇幻旅程。
許多投資達人鼓吹,隨時隨地買、買了不要看。市值型ETF就能二十年、三十年後擁有高額被動收入,實現財富自由,當時確實大部分的投資人都相信「財富自由」這一天將到來。
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主觀認為,這是被扭曲的錯誤觀念,市值型ETF(如:0050),在2008年金融海嘯前,是如一艘漂泊在茫茫大海中的小船,有時一陣大浪襲來,有時風平浪靜,平靜到讓你忘了大浪將無情隨時襲來!
投資人千萬不要認為長期定期定額投資市值型ETF最安穩。恰恰相反,歷史性的大空頭,短則一套套十年!目前市場遭逢通膨危機,美國聯準會持續暴力式的升息、縮表,在全球資金劇變的背景下,能不提防風險嗎?
回頭看看過往歷史性大空頭:
- 台灣經濟首波在1990年走向高峰,也推升台股攻上歷史高點12,682點,但在資金的劇變下,整整三十年回不去12,682點,走了三十年的產業結構再調整,及全球資金水庫大開的環境下,於是在2020年突破12,682點後,走向萬八行情。
- 日本日經225指數,從日本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資金最氾濫時期,1989年日股創下38,957點,之後墜落進入失落十年、二十年及三十年的深淵。
- 標普500指數遇上系統性風險:
- 1973年1月2日119.87點,空頭走了近七年時間,直到1980年7月21日才突破,收120.78點。
- 2000年3月20日收1,527.46,走空頭七年,2007年5月28日收1,536點。
- 2007年10月1日收1,557 點,走空五年,直到2013年3月25 日才突破收1,569點。
投資人在定期定額買ETF時,要考慮到這筆投資,無論外在環境發生什麼變化,就算天崩地裂,都不會動用到這筆資金,甚至是在經濟危機時,更要加碼買進,如果能做到這一點,才適合定期定額投資,否則應該以更精準、更聰明的波段存股法投資,才不至於讓自己有半途而廢、前功盡棄之遺憾。
本文摘自《40歲開始子彈存股翻倍賺:億元教授教你看準趨勢,跟著升息循環買賣,快速實現財富自由》/鄭廳宜(億元教授)(日本名城大學經營科財務金融博士)/境好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