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批買進,預留加碼的空間
話雖如此,還是有人感到害怕吧!腦海中會情不自禁地閃過「萬一賠錢怎麼辦⋯⋯」的念頭,不敢展開行動。「再等一下,是不是就能買到更便宜的價位?」
這種想法是人之常情,但要靠股票獲利的話,如果沒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決心就無法賺到錢。
再說了,投資股票基本上不可能完全買在最低點。如同股票有一句格言,「魚頭和魚尾留給別人吃」,一般人很難買在股票的最低點、賣在股價的最高點。
選定想買的股票,將價格設定在某個區間,先分批買進試水溫。根據到手的資料研究企業內容,倘若覺得這家公司夠吸引人,就要鼓起勇氣,閉上眼睛買進。
當然不是一口氣把錢全部砸進去,千萬別忘了保留安全水位的現金(購買力)。假如股價一如所願地上漲,可以像前面提到的Hamee那樣,在上漲的過程中加碼,累積部位。
即使股價出乎預料地下跌,如果還有餘力(現金購買力),也能加碼攤平(降低平均成本)。更重要的是,現金購買力能保持心態上的優勢,不至於被股價搞得六神無主。這麼一來,無論發生什麼事,都能從容應對,保持冷靜的投資腦。
大概也有人認為,「不持有部位,就能永遠保持冷靜,只要抓到便宜的價位買進就行了」。有趣的是,如果只是將沒有實際購買的個股放進「觀察清單」裡,大腦並不認為這支股票「很重要」,因此不會把這支股票放在心上, 但只要買進100股,因為實際產生「利害關係」,便會開始關注這支股票。
觀察那支股票股價的機會也變多了,會下意識產生「想多了解與那家公司有關的訊息和資料」。長期看下來,這些行為都會變成只屬於你的資料庫、經驗值,大概連股價的走勢圖都能記住。這些行動與經驗將成為定心丸,讓人放心地買進股票。
再怎麼仔細研究個股,除非真的買進,否則都不會認真地面對那支股票。從大腦的構造來看,會主動去找實際買來投資的理由。如果經過評估後鎖定了個股,但猶豫「該不該買進」,請先買100股試水溫,即使已經有一些投資經驗的人也不例外。
就算是投資高手、就算是再有信心的個股,也很少一口氣以某支個股為主力,而是在愈買愈有自信的情況下加碼,擴大部位。光是在腦海中沙盤推演,無法理解「實際買進後才會知道的感覺」。
只要經過評估判斷後,確定是好股票,就應該先大膽地買進,這也是通往成功投資者的第一步。
本文摘自《投資高手的獲利思維:從賠光一切到累積近億資產!專為月薪族打造、比本金和技術更重要的「贏家心態」養成指南》/長田淳司(證券金融理財講師)/幸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