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屬從原先抱胸、握拳,竟轉為雙膝跪下致謝
醫師的專業養成過程中,信任關係建立,衝突處理訓練等等技能,急診專科醫師是除了精神專科醫師之外,最重視的科系之一了。謙卑的態度,再三的解釋,以及位思考的心境模擬等等都是要點。我,也不時提醒自己,不要忘記師長的教導。
老太太的血壓開始出現變化!
在適量點滴給與後,輔以升壓劑,抗生素治療,老太太的血壓逐步回穩,老太太的意識也跟著好轉了起來。這有些出乎我的預期,她的反應比我預期的快,也比預期的好。
我又把家屬請進了急救室,和他們解釋說明著治療後的變化,而家屬也輕易地發現,母親不僅精神比前些日子好太多,還主動開口要水喝。
原先雙手叉腰、抱胸、握拳的家屬此刻不見了,從他們含蓄溫和地感謝中,我看到為人子女的心情轉化:因母親病情嚴重,內心自責是否延誤了母親的送醫時間,而表現出對醫療團隊人員的憤怒,甚至不信任;當母親病情好轉,又對於自己先前失禮的言行,有份掩藏不住的歉意。
突然間,有位比我年長多歲的家屬,在我面前雙膝跪下,他雙手緊握著我的手,一直向我致謝,且稱讚我:「醫師,你真是神醫啊!謝謝你救了我的母親。」
「先生,請不要這樣,快快請起。」我心裡明白,老太太的病情若說已經脫離險境,尚言之過早。老人家的病情起起伏伏,甚至看似好轉但突然惡化者也多有所見,家屬這種跪下致謝的反應,讓我備感壓力。
我獨自心裡琢磨著,因應眼前這幾位情緒表達過於強烈且直接的家屬,可能比對付老太太的疾病還要來的困難。
需要同時費心面對疾病和家屬,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但遇到傳遞壞消息時就雙手握拳、插腰、抱胸;告知好消息時又會出乎意料地下跪致謝,這還是第一次的經驗,也希望是唯一一次的體驗。
本文摘自《急診的生命練習曲:暖醫賈蔚從說話到聽話的白色故事》/賈蔚(聯新國際醫院副院長)/台灣東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