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面就吵,還要見嗎?
見不著面要如何維繫感情固然很讓人傷腦筋,但也有很多人是為了跟家人見面就吵,或是一見面就被情緒勒索而為難。
每次回家就被情緒勒索,還要回去嗎? 不少人可能都有種矛盾的感受:一個人在外,不能一家人團圓,非常想家;但回到家裡沒幾天,就覺得家人嘮叨,比如催婚、催生小孩,或者開始列舉親戚朋友誰今年賺了多少錢,買了房買了車……等等,待不到十天半月,你可能就又想往外逃離了。 (編輯推薦:劉墉:人生需要三次「斷奶」,離開奶嘴、離開父母懷抱、對孩子放手)
成年人跟父母之間,真的非常容易有衝突,關鍵在於父母的心態沒有轉變,始終覺得子女還沒有長大,需要被管教。但從子女的角度來看,會覺得自己已經成年,可以為自己負責了,父母的介入讓人覺得很不舒服。想要改變父母幾十年的看法來認同你的觀點,其實並不容易。
如果換一個角度來看待父母所說的話、所做的事,你或許就不會覺得他們是在為難你。
他們擔心你沒有對象,是怕你自己獨自生活沒有照應,怕你一個人在外地工作,突然發生什麼狀況,沒有人可以幫忙。他們擔心你賺的錢不夠,是怕你生活過得不好,如果哪天工作沒了,生活會陷入困境。他們希望你回老家,是希望彼此能有個照應,不是單純想要絆住你。
如果換位思考,你做為父母,看著在外漂泊、天天熬夜吃外賣的子女,你是不是也希望他能別那麼累,過上穩定一點、沒那麼辛苦的日子呢?一旦你這麼想,就能體諒父母的嘮叨,更能心平氣和的跟他們溝通。告訴他們你已經長大了,能夠為自己的生活負責,未來的規劃是什麼,讓他們別再擔心。 (編輯推薦:拒絕製造孝順的階級觀,李安:不必教孩子孝順,只教他與父母相愛就夠了)
心理學小科普:情緒勒索
想到情緒勒索,大家應該都會想到周慕姿心理師的書《情緒勒索》,不過這樣的概念更早就被提出,比方說卡爾.榮格(CarlJung)的心理陰影概念,就是談一個人不舒服的感受,並非源自他人,而是因為當事人自己有一些心理陰影。蘇珊‧佛沃(SusanForward)在一九九七年出版《情緒勒索》(EmotionalBlackmail),算是在心理學領域最早有人用這樣的詞彙,來描述一個人不願意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而是利用這點來控制別人的行為。佛沃認為情緒勒索包含三個元素:恐懼、義務以及罪惡感,情緒勒索的人利用這些來和被情緒勒索者互動。
逢年過節一定要回家嗎?對老一輩的人來說,他們對於過年的想像,一直就是要一家人團聚吃團圓飯,那麼大腦中對於過年的腳本,就是家人團聚、吃團圓飯等等的素材。一旦少了什麼元素,就會覺得怪怪的,而我們的大腦不喜歡這種怪怪的感覺。就像你常去的餐廳改了裝潢,你會覺得不對勁,甚至覺得東西吃起來少一個味道。
也因為這樣的儀式感作祟,你只要能夠讓親人覺得儀式做到了,就不一定要回家過年!只是,要怎麼做到,恐怕就要多花一點心思了。比如同步餐廳(syncdinner)的概念,或許是一個可參考的做法。你可以訂購一套餐點送去老家,自己也訂同樣的餐點,然後大家一邊吃著同樣的餐點,一邊視訊,再加上同樣的音樂,就會很有儀式感,也打造出一家人團聚的感覺。
另一個原因,我覺得也挺關鍵的,就是年節是家人可以名正言順要求你做一些事情的時刻。他們可能平時就很想要你回家,想要瞭解你的近況,但是又擔心你太忙,所以忍住不提出這樣的需求。但是到了過年過節,他們會覺得這種時候應該沒問題,所以不會繼續忍耐,而會一次釋放自己積累很久的需求,也因此讓你特別有壓力。
面對這樣的狀況,我認為確實沒有必要逢年過節時回家。但是家人畢竟是家人,就算你覺得自己沒有需要他們的部分,他們還是可能覺得他們需要你。那麼,你至少該肩負起這樣的角色,滿足他們的基本需要。隨著時代變遷,父母對孩子的期待已經越來越少,你也不要太為難他們,偶爾當個好兒子、好女兒,也沒什麼不好。當你年紀更大,就會越來越感受到親情的重要性,父母年紀越來越大,你在他們身邊陪伴的時間會越來越短。
不能只是一直說「沒有我們,哪有今天的你」,這種說法只會破壞彼此的關係。下一頁看心理學博士給為人父母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