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韓國投資之神JohnLee是華爾街的基金經理人,獲利超過1兆韓元(約新台幣230億元),他認為報酬率最低的投資就是「讓小孩去補習」,因為翻轉貧窮的第一步不是「好好讀書」,而是從改變「思維」開始!
過去,「養兒防老」的觀念,讓父母把所有資源投資在小孩身上,但他認為,比起照顧小孩,要先做好養老的準備,由於平均壽命逐年增加,退休後的支出更要好好規畫,才有餘裕照顧家人,只要學會長期投資,讓時間與市場幫你累積財富,就能安穩退休,然而,投資不是賭博,克服失敗的三大投資心態,更有機會讓財富翻身。
過去,「養兒防老」的觀念,讓父母把所有資源投資在小孩身上,但他認為,比起照顧小孩,要先做好養老的準備,由於平均壽命逐年增加,退休後的支出更要好好規畫,才有餘裕照顧家人,只要學會長期投資,讓時間與市場幫你累積財富,就能安穩退休,然而,投資不是賭博,克服失敗的三大投資心態,更有機會讓財富翻身。
股價會不停上下浮動,因為股市不會只看企業營收,也會反映經濟、政治、文化等整個社會發生的事。鄰近國家與地球另一端國家發生的事也都可能會牽動股價,就算是相同現象,依照股市投資人的反應,股價可能漲也可能跌。
說要分析所有股市相關因素來預測股價走向,幾乎可以稱作是傲慢。我們必須有買賣股票的原則,如果沒有自己的一套原則,失敗率通常會遠遠勝過成功率,理由如下:
1. 容易因他人的言語而動搖
我常聽到這類的問題:「我3個月前買的股票跌了20%,該賣出還是繼續持有?」通常這種時候,我都會反問對方買股票的標準,大多是收到「證券公司專家推薦的」、「朋友推薦的」、「因為大家都買」等回答。
老實說,我真的無法理解明明去市場買1萬韓元(約新台幣250元)的西瓜都會拍打、確認瓜蒂是否乾枯謹慎挑選,但是要買上百萬韓元(100萬韓元約新台幣2.5萬元)的股票,卻只是因為別人說好就毫不猶豫買進。
我完全無法理解投入寶貴資金卻心存僥倖的心態,這和想碰運氣每週買樂透有什麼不同?
2. 難以控制欲望
每個人都想變有錢人,這不是該受批評的事,但如果在沒有原則的情況下投資股票,容易產生過度貪婪的心態。
偶爾會聽到有人說自己幾天內就賺了幾百萬韓元、創下幾倍報酬率等英勇事蹟,但事實上也只有股市能辦到這種事。因為每天韓國股市的漲幅限制是30%,如果連3天都漲停,就會超過本金的2倍,等於是3天就有100%以上的報酬率。
不過,我目前還沒見到靠這類方式獲利賺錢的人能守住那筆錢,反倒是見過很多一味追求短期獲利率、養成差勁投資習慣的人,淪落到一蹶不振的地步。
韓國股市的規定不是只有漲幅是30%,跌幅同樣也是30%,如果跌停2次,本金就會減少一半以上。
如果幾天就能賺取高報酬率,就會認為全都歸功自己的「實力」,但那種好運氣通常不會持續,最後卻因為頻繁交易與融資,而逼不得已空手離開股市。
3. 一直都不安
如果以自己的標準分析企業,只要企業有持續成長,就該繼續持有該股票。沒有要立即賣出股票,當天上漲的數字其實不重要,如果股價下跌,就會是增加持股的好機會,這樣反而是好事。
但如果是別人推薦或是看圖表買股票,大概就很難判斷取捨,不管股價漲跌都會不安,於是股價上漲多少就會「獲利了結」,下跌多少則會「認賠賣出」。
如果把這樣的模式視為是投資股票,10年後因為手續費而耗盡多數資產的可能性很高。如果一直持有,也可能會變成本金的好幾倍。
這種沒有原則的投資方法會造就與賭博相同的結果,或許有些人是享受當下短暫的激動與刺激,但老後就註定必須過貧窮生活。
再加上這類在股市賠錢的人絕對也會教子女千萬別碰股票,甚至還會擋住子女踏上有錢人的路,這樣的結果實在太嚇人。
全世界的股市都在震盪,美國升息、油價變動、各國的匯率戰爭等,沒有一個是能簡單解決的問題,該用什麼心態應對?下一頁看看專家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