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想說真心話,卻總是不小心傷到人?明明沒這意思,卻經常讓人誤會,事後才發現說錯話而扼腕?本文作者夏韻芬以理財專家著稱,但「說話」是她每天的工作,從資深記者轉戰主持,擔任主持人、主講人超過20年,每年演講百餘場,訪問名人經驗超過萬次,「說話」成為她另一項專長――除了長期在證券發展基金會擔任上市櫃公司發言人的訓練講師,到企業授課,更有多位大老闆直接請她作為私人「說話力」教練。
夏韻芬認為,「實話實說」有時在「心直口快」包裝下,有事實、卻也帶有批評,要學會說真話而不傷人,中間有很多技巧需要拿捏,才夠把話說得剛剛好,既不傷人、也不會變成情緒勒索,而是可以達成你想要的表達目的、還能夠體現說話者的幽默與智慧!
夏韻芬認為,「實話實說」有時在「心直口快」包裝下,有事實、卻也帶有批評,要學會說真話而不傷人,中間有很多技巧需要拿捏,才夠把話說得剛剛好,既不傷人、也不會變成情緒勒索,而是可以達成你想要的表達目的、還能夠體現說話者的幽默與智慧!
說出不傷人的真心話:讓聽與說兩方都皆大歡喜
能不能說真話?當然可以說真話,但是請不要帶著情緒或太多形容詞。
實話實說也分好幾種狀況。有些人愛說:「我這個人就是心直口快」,我就遇見過非常多這樣的情況。他們會說:「實話告訴你啦,就是因為你都不會巴結一下我們長官,你身材又沒有誰好,然後你的演講費比較高,所以,我們今年就沒有跟你合作。」這句被「心直口快」包裝的實話中,有事實,但也有批評。分辨出來後,對事實的部分,我可以改進,但若是批評不實,就未必要接受。
還有人以為在人前說好聽的讚美,人後開始評論,也是「真話」的一種。其實,這是過度社會化的結果。很多人不想得罪人,於是人前跟對方說「我們是最佳隊友」、「有話直說,感情完全不受影響」,但人後卻大肆批評。要知道,萬一這些話傳到當事人耳中,比當面說實話的後座力強上數十倍。因為透過傳話、轉話,又會添加出各種不同的元素,放大本來的情緒。
另外一種狀況是人前批評,但背後反而說讚美的話。這個在職場上,甚至夫妻、親子關係都常出現。
很多長輩級的主管會習慣性提醒下屬「可以再努力一點」,擔心當面稱讚,會讓下屬過於自信。這在華人及日系社會中最常見。其實,慣於批評最容易造成自信心缺乏。被當面批評久了,也難以對人說出正向積極的回饋。
親子間的對話也常常會這樣。父母親以及師長總是說「一次成功不是永遠成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過度吝於表達肯定,都會引發後遺症。心理諮商師周慕姿就認為,這是一種「羞辱創傷」。
最慘的是,我見過一對夫妻,先生受日式教育,不輕易表達情感,每回夫妻聚會,他總是拙於(或是吝於)表達。但只要妻子不在,他就大大稱讚另一半不但在工作上表現突出,而且會煮飯也很會照顧家人。我發現這種人也不是「實話實說」,其實,他只是希望在朋友圈中營造自己「好丈夫」、婚姻幸福的假象。
要學會說真話而不傷人,中間是有很多技巧需要拿捏的。
我的一位朋友任職一家公司高階主管。公司總經理召集一級主管開會,希望主管轉達在疫情高峰期間,請同事節制社交活動。原本是善意的規勸,但是總經理說的話卻是:「如果有同事喜歡到處聚會,那就叫他們轉去做公關好了。」結果,這句話關心不成,言下之意,反而貶低了這家公司重要的公關行銷部門。
其實,說話要說別人需要的,不是說自己想要的。特別不要以為自己是在「說真話」,就可以肆無忌憚地不考慮其他人的感受。
1.小心使用「為什麼」
大多數人都知道,溝通的基本概念是先陳述事實,然後說出感受,再提出需求。既然是事實,那就必須精準,最好不帶形容詞或是情緒化字眼,才不會因為聽的人不同,解讀成不同的意思。
我最常聽到父母親對孩子的「事實陳述」是:「你都亂花錢,上個月才給你五千塊零用錢,又一毛不剩都花光了。」父母親認為五千元、一毛不剩都是具體的事實,但是第一句話就惹毛孩子,孩子甚至會頂嘴:「現在哪有一毛?」。
夫妻間也會有類似的對話:「你真的很會亂買,明明家裡有了,你還買,只會花錢,不會賺錢」。一方認為是「具體陳述事實」,另一方卻覺得「那都是你認為」,跟本氣到「不想跟你辯解」。這樣的對話,徒然讓彼此都不開心。
如果可以用到本書中提到的提問法,陳述事實就會變得容易多了。例如,跟孩子說,你今年想要開始存錢,但是上個月還是花光了五千元,是甚麼原因?可以告訴我嗎?這樣,你透過事實加上詢問,會讓對方願意面對事實,而進一步說出想法。
此外,也要小心使用「為什麼」,這個字眼通常帶有指責意味,盡量要避免。
在我主持廣播節目時,如果有活動或是旅遊度假,就需要找代班人。有一年,我出國的時間比較長,回國後,發現代班主持人造成我的兩個好朋友不睦,當時兩個人都跟我訴苦,我才知道「為什麼」的可怕。
代班主持人是雜誌社的主管,當天訪問另一家雜誌的主管(兩人都是我的好友),代班的主持人一開始問了一句「你們為什麼做這個題目?」沒想到就讓對方的回答出現怒氣。
理由很簡單:如果當天是我在場,問同樣的問題,那是出自我的好奇、興趣,但是如果雙方的角色是競品,那麼就是有質詢甚至否定或是嘲弄的可能。後來,下了節目後,兩人互不往來,我也無力調停。
當你問為什麼的時候,很容易帶有情緒甚至是指責的氛圍。就像我們罵孩子「為什麼忘記交作業」,問下屬「為什麼沒有拿到案子?」甚至是你問老闆「為什麼不是升官的不是我?」可能得到的答案都是你不想聽的。孩子會說「沒有為甚麼」、下屬會說「客戶就說不執行了」,老闆會說「這問題要問你自己」。
總之,問「為什麼」不是一個好問題,而且對方也不會針對你的問題好好回答,如果把「為」拿掉,用「什麼原因讓你忘記交作業?」或「什麼原因讓你沒有拿到案子?」大家會比較容易回答問題。
接下來是感受的陳述,表達自己的心情跟擔心,但是千萬不要變成情緒勒索。
2.說出感受,避免情緒勒索
例如,我常常告訴孩子,出去旅遊要記得報平安。有一次,他的手機完全沒電,但當時人在泰國畢業旅行,我打電話,一直出現「關機中」,讓我非常擔心。我告訴他我的感受後,之後他就養成報平安的習慣。
同一天當中,我跟他同學的媽媽一起聊到他們的畢業旅行。這位媽媽說:「我告訴孩子,如果我變成神經病,都是你們兄妹害的,每次電話都不接。」
我後來想想,這樣的說法就是情緒勒索,要求別人一定要照他的方式來達到目的。這樣只會讓對方陽奉陰違,或是敷衍了事。
陳述事實,再加上感受,最後提出你的需求,這樣,對方可以清楚知道你的期待,他也會開始出現執行的行動。
例如,擔心另一半存不到房子頭期款,又擔心他亂買東西,千萬不要出現「我當初瞎了眼睛才會嫁給你!」只要說出「是什麼原因,讓我們每個月都無法存下錢?這樣我們就無法在孩子出生前,存到買房子的頭期款。我擔心,大肚子後再來找房子搬家,可能是風險。如果孩子出生了,目前的房子一定住不下。」
接下來,雙方可以就目前頭期款金額,期待每個月可以存多少錢,進行有效的討論。
大家都期待「打開天窗說亮話」,還有人希望「說話不要拐彎抹角」,事實上,在很多時候或社交場合,直白的將話從口中說出來,往往不是最好的表達方式。
3.考慮清楚再開口
我有很多大學同學擔任人資主管,當他們面對同仁不適任或是調派轉任時,常常會讓失眠、痛苦很久。
有一回,我的同學說,要辭退一位不適任的同仁,而他跟這位同仁還有交情。雙方住得近,孩子也念同一所幼兒園。他知道同仁個性耿直,在他痛苦到不知道如何啟齒時,同仁先來找他說:「公司好像要辭退一些人,如果你有消息先告訴我,我個性直,不喜歡拖拖拉拉。」
我的同學就告訴他,的確下周要公布名單,而且他榜上有名。結果出乎意料之外,隔天這位同仁就跑去跟主管哭訴,孩子還小,沒了工作,生活將會出問題。
我的同學因為事先洩漏公司機密,被老闆大罵「搞得公司上下人心惶惶」。他被記過留任,但是半年之後還是去職。
目前,他還是高階人力主管,但這段經歷帶給他很深的學習。他說,職場上絕對要考慮清楚才能開口,不能不經大腦直白說話!
很多主管都會認為說話是「對事不對人」,只要講「該講的話」就好,不必浪費時間照顧別人的感受,但事實上,工作做不好,都是「人的因素」。
我的好朋友開一家知名的火鍋店叫禾豐,很多藝人都喜歡去吃他的刷刷鍋,她特別照顧員工的心情,因為服務業的根本就是心情。她告訴我,對部屬說話要特別當心,因為每個字都附帶著鼓勵、肯定、否定甚至摧毀的訊息。就像有時候資深員工會對於新進者說:「這麼簡單你都不會?」這句話就偏離「就事論事」的目標,對聽者來說是很大的否定。
4.善用反問當工具
如果你是真的不會說話,那麼,請你多多練習用問句引導,利用「你認為…你會…」的語句,讓他自己去套入狀況,來發現自己的問題。
例如,當老闆怒氣沖沖叫你去告訴同事,叫他滾,你不知道如何處理時,可以問:「老闆,你認為現在大家都很火大的時候,這樣做好嗎?」
「反問」通常可以找到最佳答案,我的火鍋店好友慧毅常問她的員工:「這樣擺盤好看嗎?好像哪裡可以再調整一下?」當員工做的完美,她也從不吝於給出讚美。
其實,反問是一個好方法,大家可以多多利用。我跟孩子的對話就常常使用反問法,讓孩子自己思考。例如,當他說「睡覺不重要」時,我就問他:「睡覺不重要,那什麼重要?」
反問,有時候也可以體現說話者的幽默與智慧。有一次,我看見記者追問多次入圍但是未得獎的明星。對他來說,這已經無法用「入圍就是肯定」來安慰了。眼見大家雖然一直安慰他「得獎不重要」,他乾脆反問:「得獎不重要,那什麼才重要?」
其實,他不是真的要這個答案,只是一種心情分享,讓在場記者都共感點頭。因此,當你遭遇社交卡關時,若有必要,不妨試試以反問來解決問題。
在家庭相處時,有時候我們的出發點是良善的,但如果講話的口氣太強勢,就會像是攻擊一樣,讓人很不舒服。我常常聽到父母親告訴孩子「我不會害你的啦,我都是為你好」,言談間流露出自我中心主義或是優越感,覺得自己都是對的,孩子或是別人都是錯的,結果反而引發孩子反感。
我也見過一個父子接班的傳承案例,父親雖然已經不是董事長,但總是下指令給兒子以及高階主管,後來,兒子終於拂袖而去。
在這些情境中,說話的人或許都覺得自己是真心關心,但在溝通時,語言往往需要轉換為其它方式或角度,才能更好達到你想要的表達目的。
本文摘自《夏韻芬的說話課:建立獨特人設,不用改變個性,也能把話說得剛剛好,贏得信任,創造感動》/夏韻芬(財經節目主持人、作家)/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