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黃金法則又稱25倍數法則,源自美國三一大學(TrinityUniversity)三位教授,針對退休財務規畫及經濟理論的研究結果。他們分析股票及債券市場價格的歷史資料,推算出退休金的安全提領率。假設某位退休人士手上有一大筆錢,模擬假如他每年從投資組合中,提領一定比例的現金支應日常所需,其餘用於投資,最後結果會是如何。研究團隊計算,有多少退休人員到最後一毛未失,又有多少人破產,孤獨老死在滿是貓食空罐的小巷內(夠了,不用講得這麼仔細)。
假設有個叫做艾倫的人,他在一九七五年退休,手上有50萬美元,每年得花5萬來維持生活開銷,算起來提領率就是10%。他把錢拿去投資股市,只固定在每年一月時出售資產變現,賺取下一年的生活費。這樣他有辦法安心養老嗎?還是會血本無歸呢?
(編輯推薦:有300萬要買房收租、還是買基金領配息?她43歲退休這樣做,每年至少50萬花一輩子)
再來看看貝蒂,她一九八二年退休,存款有65萬;但每年生活費只需要2萬6,000元,提領率是4%。她也把錢拿去投資股市,並且每年提領。這樣能過著衣食無虞的退休生活嗎?
經過長時間計算(很有可能是逼迫可憐的研究生代勞),學者們得出一個成功率高達95%的安全提領率。也就是說,在100個虛構的退休人士中,有95人順利靠著存款及投資安心養老且綽綽有餘。以30年為期,這些案例的資產變化如下。
圖中每條折線代表每個虛擬退休人士的資產,在不同時間點的變化。下方實線是花光老本的破產門檻,縱軸代表退休後投資組合的資產總額,同時每年提領初期資金的4%,並根據通膨調整額度。任何投資組合餘額只要低於實線(0元門檻),就代表退休金用罄;反之則經濟無虞。結果發現,每20人當中有19人(95%)的投資組合完好如初,事實上,他們最後剩下的錢,反而比原先的退休資產還要多。研究團隊因此將4%設為合理的安全提領率(SafeWithdrawalRate,簡稱SWR)。
這意味著當你每年的生活費只要投資組合的4%就足以負擔時,你就有九成五的機會能安穩度過30年的退休人生,不用擔心沒錢可花。到時你就不用工作,換你把老闆炒魷魚,拿他的頭當成鼓來敲,再像搭上火箭般,意氣風發地揚長而去。
我得知這個理論時,簡直一語驚醒夢中人。要算出自己得存到多少錢,才能辭去那可恨的工作、提前退休,只要把我每年的生活開銷乘以25倍,就能知道退休投資組合的目標規模(將生活費除以0.04相當於乘以25倍,所以4%黃金法則又稱為25倍數法則)。
(編輯推薦:想早點退休又怕錢不夠用!45歲退休老總:記著3個觀念,威力比中樂透還大)
利用4%法則來規畫退休財務是很好的起點;但並非十全十美。畢竟這項研究是針對65歲的屆齡退休人士,考量他們往後30年的經濟需求。假設我在30多歲就退休,我的規畫年限勢必得再拉長。萬一我不幸淪為那5%血本無歸的倒楣鬼怎麼辦?還好,我發現只要透過某個方法—我稱之為「連續再退休」(PerpetualRe-retirement),就能打破這項法則的30年區間限制,並加以變通,應用於各種年限的退休方案。這點我將在第十七章詳細探討。另外,針對那5%的失敗率,我也會在第十五章提出我與布萊斯一起想出的解決方式,我們稱之為「收益護盾」(YieldShield)。
毫不誇張地說,我發現4%黃金法則時,有如在茫茫大海中發現浮木。它是我的救星,指引了我一個值得努力的目標,不用一輩子屈就於討厭的工作,解脫之日就在眼前。我把生活開銷(每年4萬美元左右)乘以25倍,算出我的投資組合目標金額是100萬元。這筆錢足以讓我逃離辦公室的隔間牢籠,奔向夕陽餘暉,頭也不回,永遠消失在職場上。
但100萬美元可不是筆小數目。靠著我們夫妻倆的電腦工程學歷,一開始稅後年薪加起來可達12萬5,000元。多虧了匱乏心態,讓我存了不少錢;但我們得花多少年才能達成投資組合的規模目標呢?
你知道「工作幾年可以退休」是能計算出來的嗎?下一頁將告訴你如何少奮鬥幾年、安穩退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