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生活機能不能少:
我曾經去看過很陡的山上別墅,也曾經去看過封閉式的美式別墅,這些如夢如幻的社區,都有機能不便的問題,商店都不是走路可達。而且生活不只是採買而已,還有其他需求,判斷生活機能好壞,最好的方式就是診所、美容院步行可達,只要有這兩種,生活機能就不會太差。
7.指標建築有保障:
在看屋的三年中,我曾經去看過低於市價很多的新房子,去了才發現房子背後就是墓園。還有一些小建商,房子就緊鄰捷運軌道(不是捷運站),從三樓客廳就可能看到捷運轟隆隆的開過去。還有一些建案棟距太近,每棟樓都緊緊相連,會造成採光不足和壓迫感。還看過一個建案,浴室的門和馬桶剛好擦肩而過,所以上厠所都要先開門,人進去後,把門關起來,才能上厠所,這都是很沒經驗的設計師設計的,小建商為了省錢,比較可能用這類的小設計師。這種建案在預售時期可能看不出缺點,但建好之後,缺點畢露,房價就會下跌,後悔就來不及了。
所以如果可以,盡量買大建商的指標建築,因為大建商的保固能力較強,找的設計師較有水準,所以比較不會出現過於離譜的問題,即使出了問題,他也較有能力補救。另外,指標建築有無形的價值,會吸引企業家或各行菁英進住,這些鄰居捨得花管理費,會抬升居住品質,房子管理好,價值就會增加,所以買指標建築較有保障。
8.買新屋增值力強:
我第一個公寓房子也是預售屋,當時六百萬元買進,住了二十五年之後,以一千八百萬元賣出,所以我歸納了「買房三三三原則」:
①有房屋總價的三分之一自備款,就可以買房:
許多人買房遲遲不敢下手,希望存到足夠的錢才買,有這種想法的人經常會錯失房子或買到比自己需求更小的房子,因為「存款」是過去的經濟力,「貸款」是未來經濟力,而你的經濟力是持續進行,所以應該要把未來經濟力也算進去,三分之一的槓桿風險不大,而且合理,所以銀行才會以房貸七成來做新屋的貸款成數。例如:你手上有一千萬元,你就該看三千萬元的房子,而不是去看一千八百萬元的房子,否則你會很快就覺得不夠用想換房。
②房貸負擔是總收入的三分之一:
這就是「未來經濟力」的評估,許多人會當房奴,可能就是把總收入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拿去繳房貸,所以覺得買房讓他們降低生活品質,為了買這個房子,使他們了無生趣。總收入的三分之一繳房貸,還可以有三分之二去生活,房貸是有點壓力,但也不是全然無法運作。我在「理財六分法」裡有說,把收入分成六等份,把食、衣、住、行、育、樂、投資、保險八大需求塞入這六大格中,買房之後,可以把「住+投資」都拿去繳房貸,因為買房本身就是「使用理財」,你一邊使用,它一邊增值,而且增值幅度可能相當可觀,所以絕對是一個很好的投資。
我在這裡說的是「總收入」,也就是全家人的收入都算計進去,我是豪宅內少見的上班族,也就是我要使盡吃奶力,才能達到換屋的夢想。所以我不僅把老公的收入算進去,也把兩個兒子的未來收入算進去。因為「兩戶打通」就是買兒子未來的房子,所以他們有義務繳房貸。例如房貸十二萬元,一人應該負擔三萬元,子女剛出社會或許薪水不高,以三萬元為例,可以先讓他們負擔收入的三分之一也就是一萬元,父母經濟能力較佳,先墊付。未來子女的收入越來越高,父母的收入越來越少,就可以增加子女的房貸負擔,減輕父母的房貸負擔。這個政策要順利推行,必須每個人都從這個房子受惠,大家才能付得甘心樂意。每年兒子都給我二十六萬四千元的孝親費,大家聽了都很羨慕,但其實這只是兒子繳自己的房貸,所以「打算卡要緊,死做沒路用」,油管安排好了,錢就源源不絕。
③房屋漲三倍, 就可以考慮換屋:
我的公寓房子六百萬元買進,一千八百萬元賣出,我再去買四千七百萬元的房子,打算一億五千萬元時賣出,再換屋。許多人覺得我痴心妄想。但房地產就是這樣,你永遠不知道二十五年後會漲到什麼地步?但你希望它有較高的漲幅,最好要買新屋,因為房子也跟美女一樣,屋齡就是最殘酷的殺手,新房增值力較大,你住二十五年後,它屋齡只有二十五年,對需要交通好、大空間、錢不夠的人來說,是很好的物件,你要賣出換屋困難度就不高。別忘了舊屋賣出的錢就是你買新屋的本錢,如果在賣屋上卡關,就會造成資金問題,倘若你一開始就買中古屋,等你住到要換屋時,屋齡可能四十年以上,除了有都市更新價值外,增值力就不大了!而且新屋可以讓你享受最新的科技、安全性較高,這些都值得你用三分之一坪數的公設去換。
以上就是我看屋三年所作的功課,雖然過程中充滿挫折、失望,家人潑冷水,數度想打消換屋的念頭。但這是影響你後半生的重要關鍵,所以無論如何都要堅持下去,以後家人就會感謝你!
本文摘自《全家人的幸福理財:從買屋到存股、領終身月退俸的人生布局》/莊雅珍(莊粽公司創辦人、作家)/健行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