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三十一歲離婚,獨自帶兩個兒子長大,當了十四年單親媽媽,四十五歲再婚,老公是公務員,也是單親爸爸,也有兩個兒子,我們各自有一個房子,他是三十坪在信義區華廈,我是四十五坪在木柵區公寓。因為他的孩子都上大學了,我的小兒子剛上高中,所以老公來木柵跟我們住,他的兒子住在他的房子。
會興起換屋念頭,最主要的原因是我有「團圓宅」的夢想,我的娘家在彰化有一個大別墅,家族團圓時的歡樂氣氛經常縈繞在我腦中,我想複製這個經歷。特別是現在上帝給我一個大家庭,所以我更希望一家六口都能住在一起,即使無法住在一起,也要有個全家都坐得下的團圓餐廳。因此再婚之後,我就開始看房子,準備換屋。
剛開始,我不希望退休後負債,所以我想找約兩千多萬元的郊區別墅,不過這樣的物件通常都是地點很偏僻或很老舊,因此,看屋三年都沒找到滿意的房子。但,看屋三年是作功課,沒有經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可能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麼房子。這個學習跟學數學、英文一樣重要,需要時間。所以如果你心中有了「換屋」的念頭,一定要開始展開「看屋」的學習過程。
在這三年中,我發現以下幾個心得:
1.別墅不適合養老:
通常別墅都在郊區,生活機能不佳,出入都要開車,而且大部分沒有無障礙空間,即使是電梯別墅,從室內要推輪椅到車上,還是需要一番周折。新式豪宅大樓有物業管理、完善無障礙空間,較適合養老。 (編輯推薦:退休買房不需要三房兩廳!大換小、搬到郊區⋯律師、房仲教你認清購屋3重點)
2.停車問題要想好:
我曾經看過一個別墅,停車場在戶外的另一區,當天剛好下雨,我們要上上下下走一段戶外階梯才到停車場,試想如果從大賣場買許多東西回家,要怎麼把東西搬回家?還有,停車位要買幾個才夠用?因為住在公寓房子二十五年,飽受沒停車位之苦,所以我覺得我們家至少要四個車位才夠用,因為即使未來兒子不跟我們住,他們也會回家看我們、跟我們吃飯,如果停車成為障礙,他們回家看我們的機會就會減少。這都是未來會面對的問題,既然要換屋了,就要一次徹底解決停車問題。
3.兩戶打通是妙招:
從小孩的觀點考慮,這一代的年輕人薪水低、房價高,如果不希望他們因此不敢結婚或租屋度日,最好還是幫他們打算一下買房的問題,否則他們可能終其一生,都會是無殼蝸牛。從我們的角度想,我們已到中年,很想住百坪大房子,這是我們打拚一輩子的成就,我們值得住在大房子享受養老,而不是反而退縮去住小房子。在看過幾次新式豪宅,我發現可以買坪數相同的房型,兩戶打通。兩戶各有獨立門牌、產權清楚,子女會很心甘情願幫忙繳房貸,因為他們知道這個房子未來是他們的,他們有「存屋的希望」。而我們也滿足了中老年住百坪大宅的夢想。
當時許多朋友提出所謂的實用建議,認為年老時應該要換小的房子,最好是捷運共構宅,把多出來的錢拿去幫孩子買房,也就是年輕時住三十坪,中年時住四十五坪,到老年時反而要住二十坪,終其一生,我們的奮鬥,難道就是為了房子越換越小嗎?而且六、七十歲正是退休社交頻繁的年齡,有個大房子可以招待親友、子女團圓,也算是一生的成就象徵,所以我覺得,要同時滿足幫小孩買房和自己住大房的夢想,兩戶打通絕對是妙招。
4.奉養父母很重要:
當你五十歲時,你的爸媽大概也都七、八十歲了,接著就要面對高齡的長照問題,如果不想有任何奉養上的遺憾,最好要安排孝親套房。讓他們跟你同住,可以省去許多照顧上的麻煩和擔心,父母在精心照顧下,也會比較長壽,你看郭台銘和張忠謀的母親都很長壽,跟同住精心照顧,絕對有關。我知道八十歲的人都還很健康,會拒絕跟子女同住,但等到九十歲動幾次大手術後,現實就讓你們不得不低頭,但房子的問題並不是那麼容易解決的,如果沒事先安排好居住空間,到時就會措手不及,而做了次等的安排。
5.捷運和空間取捨:
交通不僅會影響你的生活品質,而且會影響房屋價值,未來房子如果要出售,交通也是買家首要的考慮,交通便利的房子很快就可以脫手變現。當然,房子最好可以在捷運旁,但捷運旁的房價都很高,只能買到小坪數,是否有必要堅持住在捷運旁?自己要好好取捨,我經過看屋比較,捷運旁的房價約是沒捷運的二到三倍,也就是我想住一百二十坪的房子,在捷運旁只能買到五十坪的房子,扣掉公設三分之一,居住空間比公寓小,所以換屋以後也無法住大房子。經過取捨後,我覺得住百坪大宅,對我比較重要,所以我就找一個沒捷運,但有十二路公車,開車也很方便的新房子。我知道這個取捨很困難,但買房就要務實一點,想像自己上班的動線,如果不是太困難,就不必堅持要在捷運旁。
除了前面提到的交通、停車等種種問題外,下一頁將教你取捨生活機能、要不要買新屋等購屋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