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氣象局說明,雷雨大體可分為2類,一為鋒面雷雨,另一為氣團雷雨。臺灣發生雷雨的次數,每年自3月起開始增加,到7、8月達最盛時期;其中3~6月間的雷雨多屬鋒面雷雨,7~9月間者多為氣團雷雨。
(圖/ingimage)
鋒面雷雨主要是動力因素所造成,即暖溼空氣被鋒面抬升,引起強烈對流而產生。雷雨常出現在鋒面附近,在鋒面前出現者亦時有所見,其發生時間並無一定,可出現在白天,亦可出現在夜晚。
氣團雷雨又稱熱雷雨,常發生在夏季午後2、3點鐘的時候,主要是因為熱力作用產生的。台灣的夏天是在熱帶海洋性氣團控制之下,白天由於日射使局部地區空氣發生對流性不穩定現象,因而常發生雷雨,惟此種雷雨多屬局部性,造成災害的嚴重程度往往不如鋒面雷雨。
在典型夏季高溫午後雷陣雨的天氣裡,登山要注意哪些事呢?
1.盡量早點出門、中午前登頂
最近的午後雷陣雨幾乎都發生在下午3點左右,盡量早點出發,摸早黑也會比下山時淋雨來得安全,另外一天的行程不要拖太長,中午前登頂後盡快下山,避免在雷雨時行進。
2.評估路徑狀況
午後雷陣雨的雨勢來得又急又快,強降雨帶來的溪水暴漲不容小覷,記得做好行前功課,確認今天行程是否有過溪地形。另外適當的防水措施也很重要(登山鞋、衣服、褲子、背包...等),若需要在困難天氣過溪,才不會因淋濕而失溫。
馬博拉斯橫斷的豐坪溪(圖/小威)
3.出發前了解天氣概況
在出發前,可至中央氣象局觀看最新天氣狀況,若該區域將出現大雷雨,會有大雷雨即時訊息警告,內容詳載注意事項並可透過雷達圖清楚目前雷雨範圍。
(圖/截自中央氣象局)
4.登山遇到雷擊時,請不要
- 請勿持含有部分金屬材質的登山杖、雨傘。
- 請不要靠近大樹下(電影《月老》柯震東就是在大樹下被電死)、稜線上、開放水域、高壓電塔與基地台等孤立的突出物。
- 若是正好在野外紮營,請立刻離開帳篷,因為帳篷骨架多為金屬材質容易導電。
5.這時你可以怎麼做
- 若察覺閃電即將來臨,盡快找建築物躲避,如果在山頂就要趕快下山就近躲避。
- 若真的很不幸沒有任何躲避處,建議腳下踩踏可和地面絕緣的乾睡墊或背包,並抱膝低頭蹲下,降低身體高度,可以減低傷害。
本文授權轉載自「健行筆記」原文出處/ 【戶外百科】雷雨轟隆轟隆!在雷雨季登山注意事項
作者簡介:健行筆記提供登山、健行、攀登百岳的知識與內容,建置全台最完整的步道資料庫,即時路線回報及GPX分享打造安全的登山環境,讓山友分享登山的心得及照片,致力讓造訪健行筆記的訪客成為最幸福的山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