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是人生大事,不光是兩個主角之間的事,更關乎兩代之間的溝通,女兒想要簡單婚禮,媽媽卻覺得不被尊重,婚禮這件事喬不攏,反而可能衝突點不斷。
柳營奇美醫院血液腫瘤科臨床心理師林維君表示,其實婚禮這樣儀式性的行為在文化中有重要意義,一方面昭告天下,我的女兒嫁人了,身為父母會感到心願圓滿,另一方面是家族間的社交,「陪綴」的紅包文化。爸媽身為「主婚人」,會廣邀自己的關係網分享喜悅,兒女的婚姻可說是自己的人生里程碑之一。
當這樣的「大事」無法分享給親朋好友時,這樣的失落感可想而知,婚宴對於父母輩的重要性甚至可能比新人還要大。 (編輯推薦:我們做長輩的該把自己打理好,讓孩子過自己的生活!譚艾珍:計程車司機教我的人生哲學)
婚禮是人生大事,不光是兩個主角之間的事,更關乎兩代之間的溝通。 圖/freepik
「聘金」為傳統文化 世代想法有落差
單從聘金的意義去看,林維君指出,它是中國傳統婚俗禮儀之一,民間向來將娶媳婦進門,視為增加家庭勞動人口的手段,因此結婚時男方會給女方一筆金錢,一方面做為女方過去養育女兒的補償,一方面等於是換取女方為夫家提供勞動力與生產力的代價。
傳統上,一旦少了公開儀式,以及「收聘金」做為抵押品,婚姻的慎重性好像就不存在,可能也少了約束力。
聘金主要意義在於不讓女方失去尊嚴,表示為「明媒正娶、合乎古禮」。現在隨著時代演進,聘金僅變成是一種文化儀式,但是對於尊重傳統的爸媽來說,只有登記結婚,會不理解為什麼要「偷偷摸摸」。
林維君表示,事實上,年輕人會想要登記結婚,可能認定只要雙方合意,婚姻關係具有「法律效力」即可成立,只要告知父母就好。
她說,20~30歲這一代,在社交禮俗以及人際應對上相對晚熟,這位女兒可能未曾經歷過好友的結婚歷程,所以不知道結婚有提親、小聘、大聘這些事,很單純認為雙邊家長見面吃飯,彼此認識、同意婚事,就可以結婚了。
父母在意「鑑定」與「同意權」
林維君分析,父母在乎的是對兒女的同意權,有些長輩即使面對孩子已經大了,仍然希望參與子女的事情,因此當父母的權威與決定權被挑戰,加上對於男方都沒見過,無從有「鑑定」的機會,會相當生氣。
另外,過去有「男追女隔層山,女追男隔層紗」的觀念,女生應該要矜持被動、自抬身價,當這樣的性別價值觀被挑戰,就很像自貶身價的「倒貼」。
不要只說結果 記得表達「為什麼」
「如果雙方可以把自己的顧慮講開,會更有機會找到一個平衡點。」林維君說,這時候,媽媽可以思考為什麼婚宴對於自己來說這麼重要?把意見告訴女兒,不要堅持在形式上。 (編輯推薦:覺得父母越老越難溝通?把握4個對話技巧,和長輩「聊」進心坎裡)
我們往往在溝通上會直接表達希望在結果上有何改變,但很需要表達的是「為什麼」,不要只有講「大家都這樣,所以你也要」,或許心中的想法是希望看見女兒未來的另一半「有能力讓孩子過得好」、「男方可以與女方互相支持」,覺得這樣好像太過草率,把背後的愛與關心傳達給女兒,而女兒也許是有自我考量如經濟有限,也應該表達給父母。(聯合報/文/吳韻恬/2022.08.01)
原文出處:【udn.com聯合新聞網-橘世代】 【橘煩惱】女兒只要登記結婚,沒提親、沒聘金!怎麼可以這樣隨便嫁?
作者簡介:udn聯合新聞網,提供即時新聞以及豐富的政治、社會、地方、兩岸、國際、財經、數位、運動、NBA、娛樂、生活、健康、旅遊新聞,以最即時、多元的內容,滿足行動世代的需求。除了來自聯合報系的聯合報、經濟日報、世界日報、歐洲日報等國內外報紙的專業內容,還有合作媒體業者的期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