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苑綺自2014年罹患直腸癌後,抗癌長達8年的時間飽受折磨,而17日余天更因接獲女兒病情消息,臨時缺席助選行程。而在接受媒體訪問時,余天表示女兒現在意識不清,但在清醒時竟哭著向他求死,「她用比的說叫我讓她走,我怎麼捨得?我怎麼可能讓他走?我說不可以,怎麼可以這麼殘忍?」
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在聽聞此事後,在臉書上發文表示,自己身為重症醫師,看了許多生離死別,認為「
當患者最後心願只求從痛苦中解脫,現代醫療進步勉強使用維生儀器仍可以維持生命,但也無法讓疾病痊癒,流淚放手是最後的愛。
」 (編輯推薦:83歲媽媽斷食自然死教我的一堂課!醫師畢柳鶯:8個現實看我們與善終的距離)面對善終議題,陳志金醫師曾於臉書發文表示,善終需要愛與勇氣,家屬對於重症病人的治療、善終和安寧往往意見不一,此時應該要以病人的考量為「最大公約數」,要思考的問題包括「病人自己的意願如何?」(Whatmatters?)、「他/她所在乎的是什麼事?」(Value)、「他/她的喜好如何」(Preference),三個字合起來就是「MVP」。
當家人的善終問題來臨時,不同的選擇並沒有對錯,大家都是為了「病人好」的角度出發,只是大家「愛病人的方式」不一樣,善終需要愛與勇氣,因為「愛」而不忍讓家人受苦,選擇勇敢放手;要有「勇氣」面對,而不是逃避,大家應坐下來討論,而非各持己見,並且為心愛的人做決定,而不怕外界的指指點點。 (編輯推薦:不求長壽,只求安穩死去!傅達仁兒子不再自私,送爸最後一程)
奇美醫院醫學中心緩和醫療病房主任謝宛婷,也曾在其所著《因死而生:一位安寧緩和照護醫師的善終思索》一書中寫道,從疾病末期到死亡,常常不是馬上發生,而是一個較長時間的過程,期間病人看起來比較舒服、不痛苦,可能是來自於減少了過度醫療,而非真正好轉,而病人若是持續接受高強度侵入性治療,也更容易陷入併發症與身體狀況惡化的痛苦之中。
因此,謝宛婷醫師認為,了解死亡的進程、珍惜能夠與病人相處的每一課,不執著在讓病人「撐到某個家人回來」,或是看起來情況好轉又希望持續治療,才能讓臨終家人不在生命的最後飽受苦楚。
加護病房醫師陳秀丹也曾在早安健康專訪中分享,面對許多走到生命末期的病患或長者,以前醫療現場會使用鼻胃管等措施幫助維生,但這類措施卻無法避免患者發生吸入性肺炎,也容易造成消化道出血或患者不適,而為了避免患者把維生措施拔掉而把患者雙手綁起來,「這是對老人家很大的不尊敬。」
陳秀丹醫師認為,當一個人的生命走到末期,人體進食、排除廢物的機能下降而引起一些症狀,其實是老天爺給我們的一個退場機制,能夠讓人「比較舒適地離開」。而面對「老病死」的過程,也希望能保持平常心、事先思索規劃如何面對。面對救不回來的患者、老病將逝的親人,都應該要學會放手,「能夠放下自己是智慧;能夠放下別人是慈悲。」「放了手,他就得到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