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到底跟以前有什麼差別?
身為高敏感內向人的我,從小就有易碎玻璃心,奔波在長輩眼中找肯定,成長之路順著前方他人鋪好的道路走,即使有懷疑,也不敢找尋答案,就怕一個不小心就跌入了深淵,成為人見人厭的壞孩子。
必須說,三十歲前我非常厭惡自己,不然也不會花一年多的旅程遠走天涯找自己,十多年前還不流行心理諮商,也不知道憂鬱可以醫。是途中善良的天使接住了我,他們說自己也有病,我不是異類,更不是唯一。
踏上孤獨的旅程,最後成為獨立思考的人,反思過去解不開的,愛不到的,恨牙癢癢的,都只是歷程。原來,無知懦弱都沒有錯,只是四十歲前太在乎對與錯,怕走錯路就會一失足成千古恨。四十歲後,即使不清楚未來會變成怎樣,也能坦然面對失敗。
▼愛沙尼亞 塔林 Tallinn, Estonia
雪式坦然法:價值觀養成,自行定義成功跟失敗,與他人無關。
四十,到底跟五十有什麼差別?
由於我尚未踏入半百,只好詢問屆齡五十至六十友人,詢問差別到底在哪裡?有人說體力,有人說財力,大半已經沒人談情愛,或是職場瑣碎事。五十五歲的姐姐羨慕我周遊世界,她說:「你過著我現在嚮往的人生,只是我沒有勇氣像你跨出那一步。」心想,原來最大差別是勇氣。
四十後的理想生活應該是怎樣?
「四十不惑,仍然過得很疑惑」這句是上本《生活中,選擇留下合適舒服的人》摘錄的文字,合作宣傳期間共辦了十一場新書實體分享會,每分享完書寫心情及人生經歷後,總有台下讀者迫不及待舉手發問,期盼我能解決他人疑惑。
你不怕終生孤獨嗎?我說孤獨是正常的。
你問該怎麼斷開親情的勒索?我說當你成為獨立的個體。
你問怎麼離開錯的人?我說你必須坦誠面對錯誤。
有句名言「人生是10%發生在你身上的事,90%取決於你的反應」,就算我聽了你百種疑惑,最終取決你自身的反應,然而我在解釋他人困惑中,也逐漸找回遺失的熱情與光芒,也決定好人生中年的方向。
四十後,我選擇好了,成為待人溫暖卻不失優雅霸氣的人。
想做什麼,盡全力去做,想廢著不做,就窩在一方天地。
不待見不想見的人,即便最終活成一個人,也要瀟灑自得。
理想生活,不再成為誰眼中的誰,自己人生,快樂悲傷,請負起全責。
一起,立志,成為自己喜歡的那個人吧!
本文摘自《立志把生活過成喜歡的樣子》/謝雪文(作家、旅人、部落客)/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