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肯定地說:「45歲退休,是我這輩子做過最英明的決定!」努力工作、積極理財、簡樸過日,拿回生活掌控權。有句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投資理財是一生的功課,來看看老黑對於理財與生活的經驗談。 (編輯推薦:別讓退休金只能用來買藥吃…退休CEO老黑:維持健康不是為活得久,是為活得好!)
_
太多人花辛苦賺來的錢,買不需要的東西,向不喜歡的人炫耀。—羅傑斯,演員
這堂課可能是許多讀者最感興趣的一門,但如果你期望從中學到投資理財獨門撇步,恐怕會失望,因為這不是一本專門探討理財方法的書,我也不是一個投資理財專家,對金融市場了解有限,更別說近年很夯的虛擬貨幣、元宇宙、NFT等,基本一竅不通。
我懂的是生活,以及為過好生活而必須做的財務管理,退休至今十六年,期間經歷過數次大小金融風暴,但從沒為錢煩惱過,憑藉的不是龐大積蓄,或投資眼光,更不是運氣,而是上堂課提到的金錢觀,以及投資理財的紀律性。
之前文章中說如果月支出5萬元,需要約一千萬積蓄(月支出十萬則需二千萬積蓄),這個說法的前提是平均六%年化回報率,因為1000x6%=60,除以十二正是每月所需的五萬。這是我在退休前採行的假設理論,那麼,過去十六年實際發生狀況如何?來到今日,是否需要調整修正?
首先,6%回報率在雷曼兄弟事件之前完全不是問題,當時我將多數積蓄放澳幣和人民幣長年期定存(我曾居住在此兩地),利率接近6%,基本無風險,再把小部分放在風險不高,且固定配息的基金產品上,日常生活費有了,總體回報更輕易超過目標。
2008金融風暴後風雲變色,各國大印鈔票,利率大幅下跌,投資理財的風險也隨之增高,我於是在定存陸續到期後,將一部分續存(利率接近4%),另部分則轉到債券型基金,類全委保單等金融產品,產品特性雖不同,考量點不變,仍舊是長期,分散,低風險。
我也將目標報酬率從6%調低為5%,也就是說,如果每月花費維持在5萬元,理財金額就需要增加到一千二百萬,甚至更高一些,原因是之前假設中沒有完全考量到通貨膨脹。如果沒辦法增加投資金額,就必須調低生活花費,才能求得長期財務平衡。 (編輯推薦:記帳3年,全家整年花費少40%!數學39分月光族這樣理財,身家暴漲5千萬元)
結果呢?過去十六年中,包括出事的2008在內,約有五至六年無法達到預期,其他則達到或超過,平均下來剛好5%左右。我知道這個數字在投資達人眼裡可能遠不及格,卻造就我過去十幾年未曾為金錢煩惱過一天的退休生活,如果可以重來,我還是會做同樣的事。
有意思的是,那個年代還沒有FIRE這個名詞,但當我兩年前首次聽說這個發源自美國的運動時,我發現它的理論和做法和我當年非常接近。
FIRE的財務獨立理論是:「存夠年花費25倍,放入金融市場,獲取5%年化報酬,其中4%當生活費,其餘用來應付通貨膨脹和生活急需。」如果仍以之前每月五萬花費為例,一年需要六十萬,存夠一千五百萬(60x25)就算達到FIRE財務門檻,同理,如一個月要花十萬,門檻就是三千萬。
這個理論有幾個重點,「25」不是魔術數字,它是由「4%」反推回來求得的,4%則是專家經由對美國金融市場長期分析的結果,數據顯示,只要長期投資,不管處在歷史任何階段,達成或超過四%年回報的機率接近百分之百,也就是說,只要照此方法存錢投資,即使活到200歲,還是有錢可用。
我當年不知道有這個「4%法則」,但如前所述,在準備退休金的想法和做法上卻幾乎和FIRE完全一致,不是巧合,而是上班族要財務自由,提早退休,基本上這是唯一方法,只是後人提出數據做依據,並取一個響亮名稱,才變得廣為人知而已。
FIRE依據的是經驗法則,既然是經驗就不可能萬無一失,各人還是要以自身狀況和條件做調整,至於投資標的則是另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
FIRE理論以美國債券市場為依據,算是相當保守,我退休前幾年投資以定存為主,更保守,後來逐漸轉移到債券型金融產品,風險稍高但還可接受。這幾年流行用ETF作退休理財工具,也沒問題,重點是一旦選定就不要三心二意,市場上永遠有新投資題材,追不完也不該追。
總之,上班族靠努力工作攢下一筆錢,退休後放入金融市場,賺取經濟成長和時間紅利,換來的所得合情合理,花起來心安理得,任何超出這個範疇的獲利都不是我等能賺或該賺的錢,
記住,你的目的是退休後有「足夠」生活費,不是賺「很多」錢。
只要始終保持這樣的心態和做法,你會發現這個令許多人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的課題,其實真的沒有那麼困難和複雜!
本文摘自《45歲退休,你準備好了?(十周年全新增訂版)》/田臨斌(老黑)/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