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重點,選出能幫你賺錢的類全委帳戶
目前,開放全委代操的保單,就是被稱為「類全委」的投資型保單,其中主要保險平台為「變額年金」、「變額壽險」及「變額萬能壽險」三種。
變額年金由於沒有壽險保障,保費費用率大約在2~3%左右,所有保戶投入資金幾乎都可直接投資。至於變額壽險與變額萬能壽險,則會依照「基本保費」與「超額保費」的不同,各扣取「前5年共150%(前收型保單)」,或是「3~5%(後收型)」的保費費用率。 (編輯推薦:投資型保單可以保本、穩定領月配息?內行人帶你破解保險業務員10大行銷話術)
當然,還有保單每月帳戶管理費,以及視各家壽險公司不同規定的贖回、部分提領,以及全權委託帳戶管理費等。至於所投資的共同基金經理費用與保管費用,則是由投資標的的淨值中扣除。
除此之外,這種類全委保單都會向保戶,收取一定比例的費用(類似「代操費」),所以保戶在購買前,還要考慮扣掉這筆費用之後,收益能否是自己能夠接受的?簡單來說,類全委型投資型保單與一般投資型保單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幫保戶的錢『委外代操』」。正由於多了這個「委由專家代操」的優勢,類全委投資型保單,也會額外收取一筆「類全委帳戶費用(一般為保單帳戶價值1.5~1.7%左右)」。很多保戶及投資專家,都會因為壽險公司,多收了這筆費用,而認為是最不值得投資的投資型保單類型。
儘管這筆成本收費不低,但是,個人認為一般投資散戶想要請專人(專業機構)來幫忙「委外代操」,有其一定的投入資金門檻限制。目前,國內開放給投信、投顧業者所承做的「委外代操(正式的名稱應該是「全權委託投資」)」業務,最低的資金門檻是500萬元(但一般代操機構的最低門檻,實則要上千萬元),但以類全委投資型保單為例,最低的投入資金門檻只要30萬元。
至於代操的費用,據了解,目前一般投信公司的收費是:管理費比照勞保基金委外代操的基本管理費率,另外,還會按「獲利20%」收取一筆「分潤費用」(但如果出現虧損,要將虧損「補回去」。例如第一年賺500萬元,投信公司收100萬元的分潤,第三年如果虧損50萬元,那麼在第四年,必須要獲利超過50萬元之後,才能依獲利金額收取20%的分潤),但類全委保單的「代操費用」則是1.5~1.7%左右,相對低廉許多。所以,儘管類全委帳戶無法「保證獲利」,但對完全不擅於投資,也沒多少時間做功課的人來說,它也許是一個稍微能幫助保戶進行紀律化投資,又能降低自己投資失誤的投資標的。
基本上,沒有時間長期追蹤國內外金融市場的投資動態,以及自認投資績效不如專業代操機構的保戶,比較為適合選擇這類全委保單;至於想要享受「自行投資」樂趣的保戶,就不一定適合這類保單了。只不過,雖然同為「類全委投資型保單」,其所能連結的標的,也不只限於「類全委帳戶」而已。一般來說,一家保險公司,可以委由一家代操機構(投信公司),成立一個「類全委帳戶」,且可以有多檔類全委投資型保單,連結此一帳戶;同樣的,一家代操機構,可以同時為不同保險公司,成立一個或一個以上的類全委帳戶,且名稱各有不同。
目前,各保險公司推出的類全委型投資型保單,其做法共有三種:其一是「一保單對應一個類全委帳戶」;其二,則是「一保單對應一個以上的類全委帳戶」;第三種則是推出不同於「類全委帳戶與各種基金、ETF」的組合。
對於保戶來說,第三種類全委投資型保單提供給保戶的選擇更多,也很容易在不同的類全委帳戶及基金、ETF間轉換,對於保戶來說,自然是更有利一些。
只不過,個人還是想在此再三強調:民眾選擇類全委投資型保單的最大重點是「類全委帳戶」是誰在操盤,而不完全是在「推出的保險公司是誰」?也就是說,「選項多,雖然讓保戶有更多選擇,但仍不如所選類全委帳戶的績效長期表現佳」。 (編輯推薦:買了自動續保的防疫保單,隔年卻被拒保!資深保經教你搞懂「2種續保」差在哪)
更何況,類全委檔數多,未必等同於「每一檔類全委帳戶的投資屬性或範圍更多元化」。所以,當類全委投資型保單所提供的類全委帳戶選項,都是市場中的「一時之選」時,那才是對保戶最有利的!
投資「類全委保單」的注意事項
過去,媒體上偶爾會刊登類全委保單銷售前5或10名的新聞。然而,一檔類全委保單賣的好不好,固然是受到保險公司及代操機構的品牌知明度、操作實績,以及通路(業務體系及銀行通路)銷售能力強弱的影響,不一定與類全委帳戶的績效表現有密切關係。
個人認為,想要透過類全委保單而累積財富的理財大眾,可以注意以下的四大重點:
1.績效表現不能看短,而要長期穩定。理論上,投資人在挑選基金時,除了短期的績效表現外,至少要看一年、三年及五年(一般基金最好是看三、五年的報酬率)的績效表現,且要與同類型基金報酬率進行比較。投資類全委帳戶,自然也不例外。
在此,個人建議想要購買類全委保單的人,一定程度上,可以回歸到「選擇代操投信公司」的標準上。也就是說,「代操投信」同一金控或集團旗下過往所發基金的績效表現,不但能凸顯代操投信公司整體投資功力,也將是類全委帳戶投資人最佳的績效保證。
2.帳戶規模大,且持續增加。現階段,大多數類全委保單都屬於「後收型(也就是保戶在投資後的3~5年贖回,要扣很高的解約或贖回費用)」,再加上類全委帳戶並沒有像一般基金那樣的退場機制,所以,投資人不會面臨投資一般基金,所面臨的「規模過小而下市」的風險。但是,類全委保單跟基金一樣,規模過小,也會與「績效表現不佳」結果有關。
事實上,規模與績效表現極有可能「互為因果(但並非絕對)」。如果類全委帳戶逐月、逐年降低,不但找不到好的基金經理人人操盤,未來績效肯定也不會太好看;一旦帳戶報酬率不佳,自然又會影響帳戶規模的大小。
只不過,目前各類全委帳戶網頁上,都只有「最近一期」的月報資料,一般投資人很難獲得這類的資料。但至少「帳戶規模大小」,還是可以做為一般大眾參考指標之一(並非唯一)。
3.一定要慎重思考匯兌風險對投資收益的影響。也許投資人會覺得,這完全是個人意識型態上的「偏見」。但個人仍想不厭其煩地建議:如果未來生活是在台灣,所有花、用及提、存,都是使用新台幣。那麼,大部分的投資最好都集中在台灣。因為至少投資人所看到的報酬率,都是實實在在的獲利,不用再扣掉可能的匯損。
理由很簡單,只要有一道換匯的手續,就一定不可避免出現匯兌損益。當然,台幣有升、有貶,投資人有可能賺到比原本投資更多的匯兌收益,但也有可能好不容易賺的,又得因為扣掉匯兌損失,而「吐回去不少」。
請讀者千萬不要誤會,認為個人存有私心,「萬般投資唯有台灣好」,也不是要投資人,完全不得投資海外。只是這麼長久以來,飽受不少匯率升貶之苦的投資人,一定要深刻記取「過往教訓」,在進行台幣與外幣資產投資報酬率比較時,一定要把匯率波動的風險考慮進去。
就以美元兌台幣為例,早些年,台幣匯率的波動,可能只在5%之間。但是近些年,波動的幅度都有可能達到8%或更高。這部分的變動風險,值得想往海外投資的民眾參考。
另外,雖然目前類全委帳戶計價幣別的「主流」是美元及台幣。但仍有一些是以人民幣及澳幣、南非幣,甚至歐元計價的標的(當然,規模都不大)。選擇這些幣別的投資人,就更要注意匯率大幅波動的風險了。
4.千萬不要只看績效表現及配息率,更要特別注意類全委帳戶的配息,到底有多少比例是來自本金?如果過去有一段長時間,配息都是來自於本金,那麼,不但代表基金經理人操作績效不佳,更有可能造成「投資人配息全部來自本金」的風險。
當然,由於每一檔類全委帳戶的「撥回率」不同,想要投資類全委帳戶的投資人最該注意的,就是帳戶目前的淨值數字,並且參考「撥回前」與「撥回後」的淨值走勢圖。
假設現在淨值跟當初的10元沒差,或根本低於10元,且「撥回後」的淨值走勢圖「一路平坦」或向下,而非「一路向上」,那就代表投資人拿到的「撥回(配息)」,很大比例都是來自本金。長久以往,都將對整體投資收益不利。
國內除了不能發行投資型保單的壽險公司,幾乎每一家都有推出類全委型投資型保單!下一頁分析5大選擇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