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術7、推薦「月配息」的投資型保單,生活費穩定沒煩惱
曾聽過業務員跟朋友推薦,表示只要買一檔「月配息」的投資型保單,便可提供穩定的現金流,當做每月固定的生活費,甚至可以繳交各種帳單。
但實際上,這是有著大語病的錯誤。因為,如果是一般連結在月配息基金的投資型保單,是可以做到「每月都一定配息」的標準。但是以類全委保單為例,過往就沒有「保證月月撥回」這回事。過去,這些保單之所以能夠做到「月月撥回」,原因之一是全球市場利率持續走低,手中所投資的高配息標的「利息」與「價差」雙賺所致。
理由之二是,有某些保單的「資產撥回」門檻很低而已。然而在金管會最新實施的「六不新規」中,已一律規定類全委保單只要淨值低於8美元,就不得再進行資產撥回這回事。也就是說,至少未來所有新的,訴求「資產撥回」的類全委保單,都不再有「保證月月撥回」這件事。
由此順帶一提的是,假設已經退休,每月生活費完全仰賴資產撥回類全委保單的保戶。由於每月生活費,不容任何短少的理由,個人認為,若從正確財富管理的角度來看,並不適合買這類保單才是。
話術8、配息型投資型保單,年化配息率逾10%?
話說市場上,真有年化配息率高達10趴以上的投資型保單嗎?孰不知真相是:年化撥回率越高,吃到本金的機率就越高。根據過去的記錄,只要是年化撥回率高的類全委型投資型保單,幾乎無一例外地擁有以下兩大特色:其一是「投資在非投資等級高收債(也就是俗稱的垃圾債)上的比重非常高」;其二是「通常都是以『高利貨幣(例如南非幣)為計價單位』。特別是後者,幾乎是近幾年號稱能夠「月月撥回」的類全委保單的保戶,所選擇的連結標的。
講白了,這些不論是保戶或基金投資人,就是看中了投資南非幣計價的投資標的,能夠「利差與配息」雙賺。甚至,假設匯率也能升值的話,就還能夠創造出「三贏」的局面。
然而,這世界上哪會永遠有這樣「好康」之事呢?儘管這類標的近幾年配息率維持正常,但在近兩、三年台幣頻頻升值、南非幣、澳幣頻頻創低之際,台灣的投資人及保戶,便受到了雙重「匯損」的打擊。
更糟糕的是自2021年底,全球金融市場又開始進入一波新動盪之後,債券價格的下跌,又讓投資人嚐到了「配息吃到本金」的殘酷現實。也就是說,保戶所領的「高配息」,全都是「自己的錢(本金)」。以上種種事實,真的值得保戶們深思。
話術9、不了解投資型保單?先買一張就懂了……
假設保戶夠幸運,在還未了解投資型保單之前,第一次所買到的投資型保單,恰巧是適合自己需要的,那只代表保戶運氣很好,不代表這樣的購買模式值得鼓勵。
但當保戶買了投資型保單之後,發現根本不是自己要的,解約起來的費用可能超乎保戶的預期與想像。這是因為「後收型」投資型保單的保戶,假設要在前幾年解約,都要扣較高的解約金(之前第一年最高可達25%左右,現在最高約有7%的水準。之後則逐年遞減,通常到第5~6年後才不收)。
至於「前收型」投資型保單,雖然沒有收前幾年的「解約金」,但是,假設保戶買的保單,目標保費佔總繳保費很高的比例,由於前幾年目標保費的附加費用率相當高(第一年至少也有55%以上。而當保戶解約時,這部分已扣費用是不會還給保戶的),解約後所能拿回來的錢恐怕所剩無幾。
就算民眾真的想用閒錢,「買一張投資型保單」來「投資」,個人也只「勉強」推薦「躉繳(彈性繳)」的保單,且一定是「退場成本(主要是解約金,以及每月扣的保單管理費,且收取的年數越少越好)」較低的那張。因為,假設真的後悔了,覺得不該買投資型保單,「見不好就收」的成本不致於太高。
投資型保單還提供停利機制,幫你真正把錢「存下來」 ?下一頁告訴你這句話問題出在哪